石狮|颐和园曾是关押太监的,天坛的草药很出名……这些园林轶事很有趣( 六 )


老北京公园中有茶座的另一名园是北海 , 但今天一家也没有了 。 双虹榭、漪澜堂、道宁斋的茶座都不见了踪影 , 设在漪澜堂内的仿膳以餐饮为主 , 近年又迁到了北海北岸 。 旧日陶然亭内设在窑台的茶座 , 更似茶馆 , 曾是野趣横生的地方 , 梨园界的伶人喜欢在附近练功、喊嗓子之后 , 到这个茶座坐坐歇息 。 至于设在太庙里的茶座 , 自开业以来就很不景气 , 在成为劳动人民文化宫之前 , 这儿的肃穆气氛不适于人们品茗 , 虽有枯藤老树昏鸦和几只灰鹤飞来走去点缀风景 , 也无济于事 。
石狮|颐和园曾是关押太监的,天坛的草药很出名……这些园林轶事很有趣
文章图片

北海公园 摄影:刘平
茶座是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 况且那时的文人、大学生在茶座中可以写文章、做作业、会朋友 , 而且无人打扰 , 这是茶馆、酒馆所不具备的环境 。
北海的寺庙典故多
在北京众多的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中 , 寺庙是重要的匹配 , 万万是少不得的 。 其中北海公园内更加突出 , 园内的寺庙有好几处 , 而且都有历史典故和趣闻轶事 。 如永安寺 。 北京有一句俏皮话: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 。 形容一个人办事为人自顾自、自私自利和不懂道理 。
从北海南门进园后要过堆云积翠桥 , 桥北正对着就是永安寺 。 堆云积翠桥又称永安桥 , 寺以桥名 , 还是桥以寺名 , 说法不一 。
永安寺是座古刹 , 是顺治八年所建 , 是藏传佛教寺院 , 主要建筑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 , 而且依山而建 , 一个比一个高 。 至于石狮子头朝里之说 , 并非像某些人所猜想 , 白塔山阴气重 , 用石狮子“压邪” 。 其实 , 这两座头朝里(朝北)的石狮子是永安桥桥北牌坊堆云的 , 另外两座石狮子是桥南积翠牌坊的 , 石狮子与永安寺无关 。
按藏传佛教的建制 , 寺庙前不设石狮 , 永安寺前的石狮子是建永安寺前就存在 , 故而它“头朝里” , 并留下了一句有趣的俏皮话 。 堆云积翠桥的狮子 , 一度被移走 , 后又归位 。
北京在清代是除西藏拉萨、山西五台山之外另一个藏传佛教重地 , 在清代京城内外就有32座喇嘛庙 , 而且都是大庙 , 如雍和宫、黄寺、隆福寺、护国寺等等 , 永安寺建在琼华岛上 , 表现出对藏传佛教的重视 。 永安寺是顺治八年在明代仁智殿、介福殿、延和殿的旧址上所建 , 最初称白塔寺 , 乾隆七年(1742年)重修时改名永安寺 。
北海内的寺庙 , 弘仁寺很少有人关注 ,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只字未提 。 但在美国人罗友枝所著《最后的皇族》中留下了一些记录 , 他在书中写道 , 清代“宫廷主持的一些活动也有季节性 。 每年正月初六 , 西藏喇嘛在位于北海西岸的弘仁寺身穿礼服为蒙古观众跳舞 , 赞美索尔巴领 。 正月初八在此寺祭拜弥勒佛的仪式似乎也是为蒙古人举行的” 。 不用说 , 弘仁寺也是藏传佛教寺庙 , 所谓“跳舞” , 即是跳布扎(打鬼) 。 清大学士高士奇在《金鳌退食笔记》中 , 把弘仁寺列为京城大庙 , 他云“弘仁寺在太液池西南岸 , 地最爽朗 。 本朝康熙年间 , 即清馥殿基址 , 改建为寺 , 迎旃檀佛居之” , 弘仁寺“黄瓦碧甃 , 斋馆敞丽” , “松柏楸槐 , 荫植庭窗” , 寺内还有与太液池相联的水池 , 夏天“绿荷出水 , 朱鱼吹藻” , 风光美好 。 寺内的旃檀佛曾是清代“国宝级”佛像 。 弘仁寺的位置在老北京图书馆位置上 。 1900年八国联军焚烧了弘仁寺 , 抢走了旃檀佛 。 民国后 , 划出了北海公园范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