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瞭望·治国理政纪事 | 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二 )


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的绿色蝶变 , 是正在中国大地上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 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 铺陈在中国乡村大地上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绿色底子越来越厚重 , 层次色彩越来越丰富 , 乡愁韵味越来越甘醇 , 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美丽中国渐行渐近 。
腾笼换鸟
千百年来 , 钱塘江逶迤而行 , 在钟灵毓秀的江南走笔一个“之”字 。
因水之折 , 浙江之名由此而来 。 这片改革开放的沃土 , 也因“之”落笔成韵 。
钱塘江上游曰富春江 。 “水送山迎入富春 , 一川如画晚晴新 。 ”富春江横贯桐庐、富阳 ,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 。 元代名士黄公望曾隐居于此 。 经考证 , 这里是《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和实景地 。
富阳是久负盛名的造纸之乡 , 有1700多年的手工造纸历史 , 读书人谓之“京都状元富阳纸 , 十件元书考进士” 。 除传统手工造纸外 , 富阳还是全国白板纸基地 。
纸 , 一直是富阳的经济产品、民生产品 。 “一张富阳纸 , 十万从业者 。 ”在鼎盛时期 , 富阳有将近500家造纸厂 , 造纸产业税收曾占据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 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 然而 , 造纸企业的空前发展 , 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 当年 , 造纸污水直接流进富春江 , 严重影响水质 。
原浙江板桥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喻正其说 ,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 , 村村办起造纸厂 。 腰包鼓了 , 但生活质量却大打折扣 。 曾住在大源溪边的村民们回忆 , 十几年前的大源溪河水既黑又臭、鱼虾绝迹 。 特别是一到夏天 , 沿河村庄更是恶臭弥漫 , 老人们不得不像候鸟一样迁徙到外地的子女家 。
曾任富阳区委领导的一位干部回忆说 , 早年到富阳 , 看到的是烟囱林立、污水横流 。 高峰时 , 富春江南岸造纸园区每天有800个洋垃圾集装箱进出 , 每天产生约2000吨废塑料、800吨造纸污泥、1000吨其他废渣 。 加上水泥建材行业挖山开矿 , 令人神往的“富春山居图” , 一度满目疮痍 。
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 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 。 当地老百姓从初赚钱时的开心 , 到环境污染后的不开心 , 一片怨声载道 , 信访不断 。
其实 , 又何止是富阳?彼时的中国 , 经济列车高速奔驰 , 重污染、高耗能、拼资源的项目大行其道 。
2005年9月5日 ,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溯江而上 , 先后考察了钱塘江、富春江、兰江、衢江的水环境整治情况 。 在富阳期间 , 他详细了解富阳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五大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情况 。 他认为 , 富阳在造纸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干劲很足、规划很好 , 希望继续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