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乌兰人的心愿、期盼、畅想和愿景

穿越草原、湖泊、戈壁,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湛蓝的天空下是这个冬季凛冽的寒风。没有了70年前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的恶劣环境,从产业发展到民生保障,从当地干部群众和浙江援青工作队,都在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乌兰奋勇前行。
张存虎的心愿
人民网|乌兰人的心愿、期盼、畅想和愿景
文章插图

张存虎正在讲解。人民网 甘海琼摄
“1951年青藏驼队首次进藏到现在整整70年,大部分牺牲的驼工都是无名英雄。”莫河驼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馆长张存虎说出了他的遗憾。
回看历史,1951年,中共西北西藏工委在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等地招募驼工、购买骆驼,成立西藏工委驼运总队;1955年2月24日,西藏运输总队建制撤销,转设为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后更名为莫河骆驼场。从此,莫河驼队在这片土地上砥砺深耕,踵事增华。
如今,莫河驼场借助被列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的有利契机,依托“农、牧、工、旅”特色优势产业基础,再融合“农垦文化”等元素,实现了以旅游业带动农、牧、盐业融合发展。
艰苦创业近70年,莫河驼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张存虎希望能找到更多的昔日驼工,让他们的名字被历史铭记。
杨志忠的驼奶期盼
人民网|乌兰人的心愿、期盼、畅想和愿景
文章插图

骆驼奶。人民网 刘沛然摄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之前乌兰有些养殖骆驼的牧民都不知道怎么挤奶。”乌兰尚品乳业负责人杨志忠带采访人员参观初具规模的驼乳制品生产厂房时发出感慨。看中了获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的柴达木双峰骆驼和乌兰县有养殖骆驼的传统和资源禀赋,今年6月,杨志忠正式带着自己的团队从新疆来到青海,发展驼乳制品加工产业。
社会经济发展,曾经让乌兰引以为傲的骆驼渐渐失去原有的地位,不需要骆驼进行运输了,海西州又没有驼奶加工企业,驼奶无处销售,牧民养殖骆驼的兴致也不高了,加之平时疏于管理,多数骆驼已经处于半野生状态,数量急剧减少。
本身有好的条件,浪费就太可惜了!浙江援青乌兰工作组千方百计为牧民养殖驯化骆驼创造条件,帮助牵线从新疆引进骆驼驯化专业技术人员,以点带面多层次开展教育培训,并在养殖驼圈、挤奶设备、中转奶站等建设以及后期品牌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
“你看,驼乳‘挂杯’了,味道一点都不膻。”高分子乳制品、易吸收、口感佳……晃一晃玻璃杯里的驼乳,杨志忠给采访人员们讲解驼奶的好处。“我们的驼奶回收价格能达到一斤17元。”有了驼乳制品加工企业,牧民养殖骆驼的积极性也就高了,杨志忠期盼乌兰的驼乳制品能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