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专家细述皇城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轴线申遗彰显其人文价值

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 (采访人员 应妮)“文化东城”会客厅——“皇城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题沙龙讲座日前在京举行 。 这是“文化东城”会客厅第一次加入网络直播 , 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推广东城文化 。
皇城根遗址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城墙遗址 , 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就是皇城的四个大门 。 民国时期 , 皇城城墙和城门逐渐被拆除 , 皇城淹没于历史之中 , 老北京常说的“皇城根儿”已难觅踪迹 。 2000年王府井大街二期改造时 , 发现了明代东皇城墙遗迹 , 这段明代古城墙像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 记载着皇城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北京市决定在遗址上建设公园 , 2001年皇城根遗址公园动工并于同年建成 。 皇城根遗址公园毗邻世界遗产大运河和故宫博物院 , 与南锣鼓巷、王府井、隆福寺商圈相接 , 是在北京旧城整体保护的思路下 , 综合解决民生、研究历史、保护文物、展示文化等为一体的实践 。 公园北起平安大街 , 南至长安街 , 是北京城区内建的第一个带状公园 。 随着2017年起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全面推进 , 皇城根遗址作为中轴连续的空间序列组成部分 , 兼具历史遗存、多元文化载体、城市景观、公共空间等多重功能 。
在本次“文化东城”会客厅举办的沙龙上 , 三位专家带来精彩的分享 。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韩扬介绍 , 考古发现的元大都皇城遗存很少 , 基本都是文献记载 。 永乐17年年底 , 在宫殿修建结束以后 , 明皇城开工 。 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的位置就属于皇城的东墙 。 皇城东墙在明代宣德时 , 也就是1432年 , 因为城墙外人们生活喧嚣的声音打扰到大内 , 所以向东移动 。 清代沿用了明朝的宫室、宫墙 , 皇城墙基本沿袭下来 。 清末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初 , 皇城和城门大部分逐渐废毁 , 或拆作他用 。 后来皇城根就成了地名 。 地名随着时代的演进也变化了 。 后来我们重视了城市建筑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 , 整个旧城区、整个皇城都进入整体保护范围之内 。

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说 , 我们对皇城的价值认识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新中国成立初到1981年 , 皇城内除了皇宫御苑以外 , 很多建筑都是办公用的;二、20世纪80年代国家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 , 北京首次明确了皇城的文化性质 , 也确定了皇城的保护地位 , 皇城就成了北京名城的核心建筑;第三阶段 , 申报世界遗产 , 将皇城作为中轴线和故宫周边的历史环境 , 列入遗产保护的范围 。
“我们对皇城的认识过程 , 展示出皇城三个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价值 。 最早就是一个使用价值 , 1982年以后具有了名城价值;中轴线申遗以后 , 作为周边的历史环境 , 皇城具有了人文遗产的价值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