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忆童年·捉知了」三五成群粘知了的时光,染黄了多少人的记忆.

文/丁西彬
每年六、七月份,就进入知了声声叫的夏天。说起知了,瞬间回到童年岁月,那时,捉知了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一想起来,其时情境,犹在眼前。
先进个人|「忆童年·捉知了」三五成群粘知了的时光,染黄了多少人的记忆.
文章插图
小时候,我们家兄弟多,靠种地微薄收入养活我们兄弟五人还得供我们读书的父母,尽管早起晚归辛勤劳作,可日子还是捉襟见肘甚为艰难。很多时候我们兄弟五人做习题用类似很粗糙的“烧纸”都买不起,为了买几分钱一个的作业本都得思量多日,羞羞答答地向父母开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对贫穷的我们来说,总是盼着夏天尽快来到,捡知了壳和知了龟便成了我们改变命运主要的勤工俭学项目。这不仅可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还是童年的乐趣。
老家汪湖的知了大致两个品种,按五莲的方言来叫,体型大的叫“结留”,书名叫蝉;体型小的那种叫“景景”,身上白点多,像不小心被撒了石灰点子,叫声唧唧扭扭像女娃,有些矫情,关键是体薄肉少,土话说“你怎么连小景景也不放过啊”,说的就是那些吝啬抠唆锱铢必较的家伙。
先进个人|「忆童年·捉知了」三五成群粘知了的时光,染黄了多少人的记忆.
文章插图
记忆中,我和大伯家的三弟经常去捕知了,那时候在钓鱼竿的一端系上一个塑料袋,便成了简易可伸缩的捕知了网。炎炎烈日下,我们一棵树一棵树地捉,乐此不疲,十分有趣。
除了捕知了,在夏天的傍晚捉知了龟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们早早地吃过饭,便拿了小筒、小铲子和手电筒,约上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去南洼的杨树林里捉知了龟。
先进个人|「忆童年·捉知了」三五成群粘知了的时光,染黄了多少人的记忆.
文章插图
有时,去的早了,知了龟都还窝在洞里没露头。我们就拿着小铲子,这里挖挖,那里挖挖。有经验的小伙伴们,能够从小洞的位置和形状,判断是不是知了龟的洞,动作快,效率高,在天黑之前就有不小的收获;没经验的吧,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挖,偶尔挖到一个,高兴得像捡了二分钱一样。
如果白天刚下过雨,当天晚上的知了龟会特别多。有时,你拿手电筒一照,杨树的树干上,五六个,甚至七八个知了龟,排着队匆匆忙忙地往上爬。你走过去,一个一个地捏下来,放到自己盛着水的小桶里,那感觉太棒了。
晚上捉知了龟,需要有一定的胆量,胆子太小的不敢去。有时,一只野兔会突然从你身边窜出去;有时,一只野鸡会突然扑啦啦地飞跑;有时,你会被脚底下的刺猬吓一跳或者扎一下。当然,这些并不算太可怕,最怕的是遇到蛇。
有一个晚上,我看到一棵杨树上有两只知了龟,赶紧跑去捉。刚走到树下,感觉脚下一动,脚面子上凉嗖嗖地,什么东西爬了过去。我用手电筒一照——我的娘呀!一条比大拇指还要粗的蛇正向前边的草丛里爬去……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