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山城韵味

山城|山城韵味
文章插图

山城|山城韵味】图为重庆夜景。
山城重庆的山平行排列出四条山脉,自东北向西南,纵贯山城全境。在其中两条山脉间,长江、嘉陵江奔腾不息。两江夹出的渝中半岛,其实也是山。网红景点“洪崖洞”建筑群依托山体,随势而建。若修在平原,断没有那高高低低、错落生姿的韵味儿。
这样的韵味儿,还出现在位于沙坪坝的磁器口古镇。严格地说,沙坪坝不是坝,旁有中梁山。汽车要开到磁器口,也必须在上坡与下坡间不停切换。“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的磁器口古镇位于山脚,相对平坦中也有山的层次。从古码头前往几条繁华的主要街巷,需爬几十级青石台阶。主巷之上,还有游人不多的副巷和民居。连接主副街巷的,依然是石阶,也有好几十级。自动扶梯一层一层提升游客,每层要中转,并非刻意营造山城“山”的体验感——那山体真有那么高。山城人夸磁器口是“小重庆”,恐怕不单指市井喧嚣,也指山城“山”的形象和意蕴。
有了山,就有了坡和台阶。这可以解释在山城为何看不到自行车,摩托车大行其道,说重庆是“摩托车之城”毫不为过。连摩托车都上不去的台阶,只能交给“山城棒棒军”。一切重物都得靠人力挑上去,“棒棒”们的工具简单到只是一根棒棒、两根捆绳。时过千年,“棒棒”职业依然养活着一些人。山给山城人磨难,也予馈赠。
余秋雨说:“重庆是一座站立着的城市。”山城是一座站在山上的城。山岩像巨人,几乎每一栋高楼都站在巨人肩上,愈显高耸挺拔。山城有“红色三岩”——红岩、曾家岩、虎头岩,每一处都曾是革命圣地,红岩村一带的地表主要由侏罗纪红色页岩组成。山城人出了名的脾气火爆,但为人耿直,忠、真、勇、义。山城的楼、山城的人,都如山城的岩一样厚实、安稳。
山城的路像迷宫,南滨路和北滨路属另类。路不宽,双向四车道,但去和来的车道是分离的,且红绿灯少,上下班高峰期竟也不甚拥堵。隔了长江或嘉陵江远眺对岸的路,胆小的一定惊讶万分——对岸的车像跑在半空中,支撑那些路的钢筋混凝土柱子站在江水里,正把路和车稳稳举着。正恍惚间,咣当咣当的轻轨列车又从一座楼房里钻出来了,依然跑在空中,那是山城声名在外的网红打卡景点“轻轨穿楼”。
水是城之魂。如果没有那两条大江,山城的魅力一定大打折扣。游轮穿梭,高楼摩天,大桥长虹飞度,都在辉煌灯火的迷离中如梦如幻。慕“两江游”而不喜人声鼎沸者,择淡季之白日,方能体会到别具风味之美,看水看桥看楼看灯之外,更可观山。人在船上,山在岸上,山随船动,不禁叹服山城“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的赞美并非虚言。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