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县志|峄县空窟山与地下石城文化探秘( 六 )


(五)东街区。
离开北城门,沿着城墙下的天然石径东去60米,顺着羊肠小道急转弯的朝南拐,有一座石楼矗立,绕过石楼,便进入了东街区。东街区只有高大笔直的东城墙,没有城门。东城墙外围还有一堵城墙,在两道城墙上飞驾一座气势恢宏的“仙人桥”。 从仙人桥下的峡谷南行20米,峡谷西面许多个峭岩连成一线,均高9米,结为屏障,从北往南蜿蜒串通,嵯峨秀丽。在峡谷的路边和岔岀的斜洞及石窟间,有许多玲珑剔透的金蝉石、鹅卵石、狗头石等象形石琳琅满目;崖壁间有敲得响的石鼓和石锣;特别令人注目的还有现代化的“石舰”, 真是天公作美,构建成艺术天地。然而,据牧羊人介绍,在石窟里面对面坐立的“石老汉” 与“石婆婆”, 诩诩如生, 最富有看点。可是,我们6次探洞,专门寻觅,终未找到。在东城墙的东南角有一片空洞的场地,场地西侧的崖壁高14米。崖壁的顶端是鸽子洞,鸽子的羽毛及粪便散落满地。崖壁的底部有中型动物的洞窟,在约有三抬筐多的旧土堆上,又新添了一抬筐的鲜土,显然,鲜土是近日挖出来的。
从鸽子洞起步,穿越南街区南巷道,岀了南城门,便跨离地下石城,登上空窟山的顶峰。凡6次探洞皆按此路线进行。
四、空窟山及地下石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空窟山是鲁南名山,它处于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峄县石榴园内,座落在特色生态文化的怀抱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有许多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
(一)空窟山东峰的山脚下, 有明代永乐皇帝朱棣的至爱权贵妃的墓陵。《明史》、《峄县志》等文献记载:永乐八年(1410年),漠北的鞑靼旧部叛乱,永乐帝率兵40万御驾亲征。权贵妃随军伴驾;在平息了叛乱,奏凯还朝的途中经过峄县薛城,因天气炎热,权贵妃中暑而死。永乐帝根据风水先生的建议,把权妃葬于空窟山下;因此处土质薄弱,他诏令十万将士毎人都从微山湖挖来一兜土,在权妃墓地上筑了个特大的坟头。民间谚语道:
东山狮子西山象,二龙戏水面朝阳;
十万将士兜泥土,凤凰山前葬皇娘。
(二) 空窟山在明代属于兖州府峄县兰陵乡。空窟山东南方的石屋山泉,是明代峄县文豪贾三近的隐居之地。贾三近在此处留下联语:“雨余雪浪喷千尺,旱后春流济万家”, 上书“石屋山泉” 四个大字,下面落款“石屋主人贾三近·万历二十年春三月”。据中国金瓶梅研究会副会长张远芬考证,贾三近就是《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 那么,包括空窟山在内的这一方水土便是孕育金瓶梅文化的发源地。另外, 枣庄学院原文学院院长杨传珍教授认为:战国时期“兰陵令” 荀子在峄县枣庄地区做官,此地人民深受荀子影响。荀子有32篇著作,其中的《性恶》篇尤为突岀。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就是批判人性本恶的具体诠释。 由此可见,荀子文脉在鲁南2000年一脉传承。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