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古厝|世遗大会带火闽清古厝( 三 )


文化多样性如何凝结为更为统一的文化价值特征?“世界遗产大会举办前后,我们开始着重挖掘古厝与八大文化之间的联系。”毕业于清华大学、目前正在梅城镇担任副镇长的陈国镇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创建‘中国礼乐之乡’‘世界礼乐之都’,积极与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合作,深入探究古厝中的礼乐文化。”
以社会价值
引领古厝“走出”深山
闽清古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其现状却不乐观:除自然灾害带来的损毁外,许多建筑还面临年久失修和随意翻新改造的局面。福州各地先行出现的古厝保护热潮,与闽清相邻、著名的永泰庄寨成为走红的旅游目的地……这些变化都为闽清带来了希望和压力。
世界遗产大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文化遗产理念仍在为当地人带来持久的思考。古厝提供的文化遗产内涵支撑,与人气聚集带来的经济驱动效应、品牌塑造等同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福州,依托古厝而建设的文化街区正在成为夜色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恰好说明,我们古厝保护应有3个层次,一是就古厝本身来说,一定做好保护;二是要挖掘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其既有形又有魂;三是‘借古论今’,着重实现其社会效应。”闽清县梅城镇宣传委员黄卉认为。
“今年以来,尤其是世界遗产大会举办以来,我们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访问者,来自省、市、县甚至镇里、村一级的都有,甚至还有省外的前来。讲解员目前严重欠缺!”梅城镇党委书记刘艳云这样描述,“闽清是福建红色革命老区。很多古厝都位于敌后根据地,曾作为地方联络站、交通站。宏琳厝就是《抗日救亡》周刊编辑部旧址,天儒楼是当年闽清县工委、闽江特委旧址。今年又恰逢建党百年和世界遗产大会召开,天时地利人和,推出红色古厝都正逢其时。”
清古厝|世遗大会带火闽清古厝】发掘古厝的历史文化价值,带动了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了古厝保护、利用、开发共治合力。从闽清县博物馆退休后,林跃先没闲着,又一口气出版《闽清古厝》《梅邑访古》等乡土文献。现在,宏琳厝的666间建筑房屋内,举办了许多展览。改造后的宝英厝成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村民在这里直播带货、学习知识,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引擎”。
闽清古厝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