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临平:生态提升引候鸟 打造水清景美民富的新面貌

入冬以来,每天清晨和傍晚,临平东湖街道姚家埭村的西太洋湿地都会迎来小范围鸟群,它们时而盘旋于湖面上空,时而在湖上觅食、栖息,十分悠然惬意。这种被村民叫做“水葫芦”的候鸟是西太洋湿地近几年来的常客,随着水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这里成为此类小型候鸟的休憩场所。“这几年,这里湖水比之前清了,冬天飞到我们西太洋的鸟很多,停在这里很安全。”姚家埭村村民戴连法告诉采访人员。
湿地|临平:生态提升引候鸟 打造水清景美民富的新面貌
文章插图

西太洋生态湿地的水域面积约360亩,是一个纯天然湖漾。多年前,这里曾因黑鱼养殖造成水质污染,“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水质却一天不如一天,特别到了夏天,能闻到黑臭的的水。”姚家埭村党委副书记朱敬松告诉采访人员。
为了提升大运河流域的水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近年来,临平东湖街道全力打响治水攻坚战,强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在姚家埭,村里收回了黑鱼养殖的承包权,严格落实“河长制”,抓长效管理,并实施了覆盖全村的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程。“现在村里成立了两支队伍,其中一支是保洁队伍,针对河面上和河岸上的漂浮物和有侵害性的水生物进行打捞,另外一支是巡逻队伍,对钓鱼、放私网或恶意捕鱼的行为进行及时劝阻。”朱敬松说。经过几年的努力,西太洋水环境明显改善,水质常年保持在4类以上。
湿地|临平:生态提升引候鸟 打造水清景美民富的新面貌
文章插图

生态环境的改善没有终点,东湖街道背靠大运河,辖区里水系复杂,生态治理难题多。今年以来,东湖街道继续投入1.5个亿,作为大运河水质提升的专用款项,在姚家埭村,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围绕西太洋湿地,街道投入5000万用于生态提升改造。目前,东湖街道117条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平均水质达5类,全年未出现过一次红色预警。如今的东湖,河水流经之处,水清岸美,一派江南水乡风貌已初显成效。
在生态治理取得成效的同时,西太洋环形滨水景观游步道也已建成。目前,东湖街道还在持续推进环西太洋湖区的产业提升改造,包括打造枇杷采摘园、湿地体验区等多个特色亮点工程,旨在提升大运河周边乡村农旅产业发展,以水清景美民富的东湖面貌投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接下来,我们会配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地完善游步道建设以及各项工程推进,包括沿运河农业产业的招商、耕地功能恢复等方面,把它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文旅田园项目。”东湖街道办公室副主任毕惠忠说。
湿地|临平:生态提升引候鸟 打造水清景美民富的新面貌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