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廊桥边的旧日时光

【中国故事】
作者:周华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每一条老街上,都有拼尽全力生活的人物,他们且歌且行,有笑有泪,把一个一个细密瓷实的日子过成一首诗。也许,廊桥就是他们的远方,廊桥像大鸟一样在河上振翼起飞,把人们的目光,也带离到很远的地方。
老街|廊桥边的旧日时光
文章插图

插图:郭红松

暮春时候,泰顺的乡野花事繁盛,除了大片的油菜花田,遍布村庄四野与流水沿岸的是各色野花。开车在乡道上,随着峰回路转,便有一树一树花开,入眼都是明媚。
在花与花的间奏里,我与同窗老包一起去寻访廊桥。老包是浙江泰顺人,二十年前,我们一起学医,毕业后他一直战斗在医疗工作一线。我们要去的地方三魁镇,就是他曾工作过的地方。大概有十几年的时光吧,老包穿一件白大褂,白天在小镇的卫生院工作,晚上踏着老街的夕阳回家,一日一日,在廊桥边度过清晨和黄昏。
小镇有条老街,叫作“营岗店街”。这一条街,是从明朝开始热闹起来,彼时海盐走私严重,甚至发生动乱,朝廷采纳刘基的建议,在三魁驻兵,由此,山岗称为营岗,山脚的店铺,就称为“营岗店”。
不知道为什么,走在营岗店街上,我老想起苏童小说里的香椿树街。虚构的香椿树街是苏童作品里的地理标签之一,那里有鸟语花香,有爱恨情仇,也是真实生活的倒影和重塑。营岗店街,我想也是一个有漫长生活、有无尽故事的地方,是一条适合写进小说也适合被人打开来阅读的街。
这么一条营岗店街,说大是真的不大,从明清一直到民国时期都只是一条狭长的街道,只容两三人并排通行。街道两边,是老旧的木房子,底层的屋檐下,老店门是活动木板门,木板门里面做着针头线脑的小生意。下雨的时候,两边的屋檐水落下来,会落到同一个行人的左右肩上,再从肩膀滴落,在石头铺就的街路上汇聚,小心翼翼地淌进老街旁边的锦溪。
三魁镇,是泰顺有名的工匠之乡,出外做工的石匠、瓦匠、泥水匠、木匠都多,他们大多前往邻省福建的福鼎、福安、霞浦各县。一些山民在农闲时,也去外地做小买卖,一般是挑着本地的货物到邻县贩卖,箩筐里装满笋干、香菇等山货。所以,三魁就是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三魁镇上的营岗店街,也是古道上的重要商业驿站。说起来,泰顺历史上有“两条半”商业街,营岗店街就是那半条街。
走在营岗店街上,看到那种临街的板门,可以想象到从前的商业街的样子。南货铺、豆腐坊、理发店、饮食店、铁铺、裁缝店、中药铺子、牙科诊所,卖山货的、卖百货的、卖洋油的,都在这街上摆开。挑担的人、卖山货的人、行色匆匆的人、浓妆艳抹的人、臂弯里夹着公文包的人、饥肠辘辘的人,都在这条街上走过。附近的村庄,雪溪、东溪、西洋、大安、夏炉、戬洲、垟溪,人们都喜欢到营岗店街来,这条街的每一天,都是那样的热闹。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