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低调苏州,其实可以不低调( 二 )


实际上 , 这是中原人 , 所谓文化强势地区对于江南的看法 , “垆边”是卖酒女 , 是服务者 , 中原诗人是消费者;“凝霜雪”是美丽 , 是雅致 , 是可狭可玩 , 却依然是俯视的角度 。
此后的历史 , 由于大一统王朝基本都是从北到南统一 , 导致“江南文化”本身处于一个从属性的地位 , 而没有建立起一个领导者的形象与心态 。
这就使得苏州的“江南文化”和“苏式生活”集中在雅、慢、小、柔、媚上 。
正所谓“姑苏十二娘” , 船娘、绣娘、花娘、茶娘、琴娘……可为什么不是“姑苏十二汉”?为什么提起苏州文化 , 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小桥流水人家”“人家尽枕河 , 水港小桥多”这些虽然美丽却总有些重复的意象?
谈艺术 , 不外昆曲评弹;说建筑 , 多为园林街巷 。 一千个观众 ,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一千个游客 , 所得的苏州印象往往大略相同 。
2020年底 , 苏州文旅前往上海大世界进行城市旅行推宣 , 所展示的产品集中在缂丝、糕点、旗袍、木刻年画等非遗工艺品 , 舞台上表演的也是传统戏曲艺术 。 这当然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 苏州无法与上海竞争现代化都城的形象 , 故而从差异化角度出发走自己的文旅之路 。
但是 , 文旅意义上的城市文化宣传角度 , 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气质还是有所差异 。 我们并不是要否认苏州文化中“江南文化”和“苏式生活”的特质 , 而是探讨在这个基础上 , 全面思考苏州近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之路对于苏州的城市文化客观上带来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有没有融入苏州文化的内涵?
今日的苏州文化 , 和古代、民国、新世纪之前到底有什么不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要搞清楚苏州文化近几十年的新变 , 就需要了解苏州城市发展的两个客观现实 。
第一个客观现实 , 苏州已经成为一个移民城市 。 据2018年初统计数据显示 , 在苏州1000多万的常住人口中 , 共有外来人口831万 , 是江苏第一大移民城市 。 其中户籍外来人口680万 。 也就是说 , 即便以户籍论 , 新苏州人也占据了苏州人口的一半以上 。
第二个客观现实 , 苏州早已经成为新工业经济的引领者 。 2020年上半年 , 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 , 成功超越上海和深圳 , 成为全国 , 也就是实际上全球的第一大工业城市 。 2021年前三季度 , 苏州的GDP已经排名全国第六 , 依靠的就是新工业经济的支撑 。
所以 , 我们今天存在着两个不同苏州文化画像 , 一个传统、柔媚、精致、闲适的江南苏州 , 这个形象被大家所广泛接受 , 甚为清晰;一个多元、开放、高科技的现代苏州 , 这一形象往往只出现在一些摄影视频作品之中 , 很少做理论意义上的总结与定位 , 而这又是传统的“江南文化”和“苏式生活”概念无法涵盖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