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谈徽州传统建筑的灌斗


□ 汪传灿
墙是人们心目中最知晓的实物 , 也是很平常不过的名词了 。 墙分外墙和内墙 , 在这里主要讲的是外墙 。 从结构上看 , 它的种类很多 , 比如有半砖墙、一砖墙、十八墙、空斗墙等等 。 除老一辈 , 很少再有人知道徽州老房子中还有一种特殊结构的墙叫灌斗墙 。 为什么特殊呢?因为它又是这类墙中最难砌的一种类形 。 毫无疑问 , 它应该是我们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徽州|谈徽州传统建筑的灌斗】砌这类墙的砖仅二厘米厚 , 且是立着砌的 , 也就是说 , 他的粘结面只有二厘米 。 非但如此 , 它用砖砌成的墙从上到下中间是空的 , 为增加墙体的重量 , 里面灌填的是废弃的碎砖瓦和杂土 , 墙厚只二十厘米左右 , 但可砌成超十二米的高墙 。 这种墙是如何砌成的呢?它是个专业的问题 , 在这里只能简单介绍了 。 徽州人家以前造房子首先是打基础 , 基础打平后 , 在各屋上砌不等皮数的条石 , 然后在条石上砌墙 。 有的在墙表面条石上立砌石板 , 叫陡板石 , 在它的后面砌砖 , 与陡板石共同组成墙厚 , 在此不深入讲了 , 去过歙县斗山街和原县委大院外围墙就能看到 。
据说砌墙前 , 出窑的新砖必须浇透水 , 待干后按照墙厚 , 在条石上弹两条平行墨线 , 依墨线砌砖 。 砖的大面朝里或朝外的称斗砖 , 砖的丁头朝里或朝外的称丁砖 。 砌砖时一块斗砖和一块丁砖用石灰浆粘着 , 沿二条墨线延砌 , 保持里外平直 , 丁砖对正斗砖的中 , 各为墙皮 。 第一路砌砖是相互分离的 , 墙中成犬牙相对的状态 , 转角处有半块砖上下路相隔 , 使它们成里外平直的砖路 。 丁砖不需整砖 , 只需朝墙面一头完好即可 , 砖宽必须一致 , 另一头是大半块、半块、小半块或斜或缺都行 。 从第二路开始 , 随着第一路砌法 , 里外砖路相互交替 , 使它们上下路对应丁砖相互拉结 , 墙面各自相互粘结 , 碎砖瓦和杂土紧随其后灌填 , 这样往上续砌直至达高 。 这种墙一次不能砌高 , 雨雪天也不许砌 。
徽州的墙都抹白石灰 , 从前徽州有句顺口溜:砖雕门耧白粉墙 , 灰瓦小窗条石梁 。 砌墙的灰是石灰石经土窑烧出的 , 冷确氧化后 , 经细筛用清水过滤入池 , 待浸泡一周后放净清水捞出的就是抹墙的石灰膏 。 抹墙前都将墙面的尘泥清理干净 , 浇水 , 这是很重要的环节 , 称水色 , 抹上墙的灰膏用灰夹反复压实抹平 。 灰膏很薄 , 仅二至三毫米厚 , 非常节省 。
老辈人是这样说的 , 我们这里从前是个人多地少的山区 , 交通又不方便 , 这里砌灌斗墙 , 砖只二厘米厚 , 墙中填灌的是废弃的碎砖瓦和杂土 , 很节省 , 不仅原材料少用很多 , 而且运输量也减少很多 。 白石灰抹得很薄 , 不用抹底层 , 且杀虫环保可一举几得 , 就是难为砖匠和做砖烧窑的师傅了 。 根据现在高质量、节能、环保、保温、隔音、安全的要求 , 我们徽州匠人明清时期就达标了 , 它历经风雨几百年 , 至今还垂直平整 , 多地还有遗存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