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 。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 。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 。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
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 。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
7.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 。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
8.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 。“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 。“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
9.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 。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
10.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 。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 。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
11.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 。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
12.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 。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
13.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关键 。中学生应该随时注意运用如下步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界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2)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 。(3)打破原有模式,从八个方面尝试各种新的组合 。包括改变方向,改变角度,改变起点,改变顺序,改变数量,改变范围,改变条件,改变环境等等 。(4)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 。(5)让大脑放松,让思维掠过尽可能多得领域,以引发灵感 。(6)检验新成果 。以上六步是解决作业难题的有效方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