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红星独家|斥资百万,暗淡千年的永陵地宫即将重现光辉( 五 )


地宫大门更是高大肃穆 , 由两块巨石凿成 , 每扇石门(甬殿)宽1.21米、高2.58米、厚0.16米 , 重2吨多 , 阳面各饰9排9行门钉 , 大门及门柱还隐约显现出早先的朱红色 。 在明代 , 以藩王的级别 , 只能享受49颗门钉 。 但在僖王陵中 , 朱红色的石门上不仅有81颗门钉 , 石门上甚至还雕刻着超出其蜀王地位的五爪金龙图案 。 昏暗的光线下 , 在一些琉璃瓦上 , 还能依稀辨认出残存的红色、绿色 。 可以想象从前地宫红砖绿瓦交相辉映 , 是何等精美和华丽 。
在江苏省南京市大报恩寺遗址 , 有金陵长干寺地宫 , 出土了上万件珍贵文物 。 长干寺地宫为圆形竖井式 , 直径2.2米 , 深达6.74米 , 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深的佛塔地宫 。 据南京日报 , 长干寺地宫保护属于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 , 为了更好保护地宫 , 2009年 , 研究人员在遗址区内 , 建立了小型气象站和秦淮河水文监测点 , 为了更好地研究地宫土体的坍塌变形机理 , 研究人员花了半个多月时间 , 在地宫南侧开挖了一个深度、直径相同的“模拟地宫” , 内布设有20余个高精度传感器 , 实时监测土体变形、含水量等数据变化 。
经过为期一年的观察 , 遗址区土体的干湿变化是造成地宫坍塌的主要原因——降水和地下水 。 随后 , 研究人员在“地宫实验室”内进行了示范性保护 。 在试验过程中 , 研究人员使用了桐油、石灰、水泥三种传统加固材料 , 以及烧料疆石和烧阿嘎土两种新型加固材料 , 分别与地宫遗址土样结合 。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观察 , “模拟地宫”在添入新型土样加固后 , 经受住了强降雨天气和地下水位剧变的双重考验 , 示范性保护宣告成功 。 于2015年12月 ,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开园 , 在轻质塔形保护建筑的护佑之下 , 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
而位于洛阳的北魏宣武帝景陵 , 是中国挖掘开放时代最早的帝王陵 。 景陵位于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院内 , 是北魏宣武皇帝的陵寝 。 景陵直径110米 , 现高24米 , 地宫置于封丘之下 , 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的部分构成 , 全长56米余 。 据中国新闻网 , 2011年9月 , 景陵地宫甬道、墓室出现水涌现象 。 相关负责人表示 , 因遭遇连续暴雨 , 地表水流向地宫形成一处水坑 。 如果不封闭施工抢修 , 一旦再遇连续暴雨 , 会对景陵本体及文物造成破坏 。
2013年初 , 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编制完成了《景陵水害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 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并拨付了工程资金 。 相关负责人称 , 此次水害治理就是在景陵下方修建一个排水工程 , 也就是墓地下面修建一座下水道 , 工程十分复杂艰巨 。 据了解 , 经过一年多的封闭维护 , 位于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北魏宣武帝景陵完成了保护工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