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昌江多举措助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绿色之肺”

昌江多举措助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绿色之肺”
海南日报|昌江多举措助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绿色之肺”
文章插图

昌江王下乡十里画廊风景如画。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陈元才 摄
■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张文君 林书喜 特约采访人员 黄兆雪
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霸王岭林区是海南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完整,生态功能齐全,具有典型性、独特性、珍稀性、多样性四大特征,分布有野生植物2213种,野生动物365种。其中独有的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有灵长类动物中数量最少、极度濒危的物种。经过数十年的精心保护,霸王岭的生态环境恢复良好,生活在霸王岭的海南长臂猿近年来生存数量稳步增加,目前,已增加至5群共35只。
近年来,海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整合中南部山区各类自然保护地,举全省之力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以来,作为涉及市县之一的昌江全力配合,多举措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今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其中就包括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做好雨林巡护 | 加大生态资源管护力度
“被蝎子蜇、蜈蚣爬、蚊虫咬,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了。为了保护雨林,吃点苦没什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乌烈管护站护林员陆景星说,他从事护林工作已有12年之久。
巡山是陆景星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钩刀、木棍、水壶等是他们的装备,像往常一样,陆景星和同事负责的是乌烈岭的巡护。每天一早,他们骑着摩托车从管护站出发,经过弯弯曲曲、窄小的土路,土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以前经常摔倒,现在已经锻炼出来了。”他说。
海南日报|昌江多举措助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绿色之肺”
文章插图

在霸王岭拍摄到的海南长臂猿。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苏晓杰 摄
带好装备,就沿着经常走的山路上山了。一路上,他们先看是否出现有新“开辟”的小路,是否有人进入过树林,然后查看树林是否有被砍过的痕迹,以及是否有铁笼等捕捉动物的工具等。山路陡峭时,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沿途会出现蝎子、蜈蚣、蚊虫以及眼镜蛇等,我们必须得谨慎小心。”陆景星说,按照制定的路线,巡护一次,他们需要三五个小时,每天要巡护2次。
护林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陆景星说,是与村民交涉,防止村民占有林地。以前在林地和非林地的交界处经常会出现纷争,村民会在林地上种橡胶、芒果树等,“面对这种情况,不能和村民硬碰硬,只能尽力去说服他们。”他坦言,近年来,随着政策以及爱林护林宣传力度的加大,这种情况得到了好转。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