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地理视角】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 二 )





彩石溪

泰山众多重要而典型的地质遗迹 , 完整地记录了地球近30亿年的演化历史 , 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典型性 , 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天然地学博物馆 。

从20多亿年前的太古代起 , 经过古泰山形成期—海陆演变期—今泰山形成期 , 形成了今天的泰山轮廓 , 并为泰山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古泰山形成期 , 太古宙泰山区域为一个巨大的沉降带和海槽 , 泥质砂岩和基性火山岩堆积其上。 距今24亿年前的泰山运动 , 岩层褶皱隆起、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各种变质岩、混合岩和花岗岩 , 形成了泰山基底 , 并作为鲁中古陆核的一部分 , 露出海面 。

奇观

宝瓶崖

海陆演变期 , 距今5.41亿年的古生代初期 , 随华北地区的大幅度沉降 , 在泰山古老变质岩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层厚的海相地层 , 即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和页岩 。 距今4亿年中奥陶世末的加里东运动 , 使古泰山缓慢上升再次成为陆地 。 早石炭世后 , 周围地区时海时陆 , 至海西运动古泰山持续上升 , 进人大陆发展阶段 。 在此期间 , 泰山地区基本上属丘陵地形 。

今泰山形成时期 , 距今1亿年左右的中生代末燕山运动时 , 在泰山南麓产生NE走向的泰前断裂带 。 在新生代不断遭受风化剥蚀 , 古老变质岩重新出露地表 , 形成今日泰山之雏形 。

泰山的形成 , 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个地质历史阶段的改造 , 新构造运动则对泰山的山势和地形起伏起着控制作用 , 造就了泰山拔地通天的雄伟山姿 。

扇子崖
现今的泰山山势和地貌特征是在新构造运动基础上形成的 。 在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下 , 继续抬升 , 泰前断裂活动达到高潮 , 并在泰山南坡形成中天门断裂和云步桥断裂 , 造成泰山南坡的三大台阶式的雄伟险峻山体 。

阜虎石

云桥飞瀑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 , 拔起于神州大陆的东方 , 具有通天拔地、雄风盖世的气派 。 从泰城仰望岱顶 , 在不到10km的水平距离内 , 高差达1400m 。

玉皇顶
并且 , 在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下 , 泰山南坡的侵烛、切割作用强烈 , 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绝壁陡崖(老平台、黄石崖)、深沟峡谷(傲来峰)、倒石堆(后石坞)等随处可见 。

瞻鲁台
加上三大阶梯式的山体形态 , 不仅使泰山在整体气势上雄伟庄重 , 而且在自然景观上也是步步有景 。 如龙潭飞瀑、天柱峰等 , 在岱顶则形成为世人称赞的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和黄河金带)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