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院|山西:走近特色古堡( 二 )


得胜堡不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设施 , 而是由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三个城堡和其北面的长城与得胜口关组成的严密的防御体系 。 得胜堡是明长城的重要军事边堡 , 也是蒙汉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节点 。 不仅军旅文化、边塞文化底蕴深厚 , 而且民族融合文化尤为丰厚 。 据李大钧、李大宏合著《大同晋商》介绍 , 隆庆五年(1571年) , 明王朝在得胜堡举行隆重敕封仪式 , 封蒙古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 , 后又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 开放大同、宣府等地“立互市” 。 万历五年(1577年) , 又在长城沿线新平堡、助马堡等地设10个互市点 , 马市数十年高度繁荣 , 推动了明代晋商的兴起 。
砥洎城
砥洎城是华北地区现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的稀缺实物资料 。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13公里处的润城镇西北隅 , 当地百姓俗称之寨上 。 砥洎城建于明末 , 城的正门在南面 , 门上十几米高的城墙在门左侧有凸出 , 利于城门防守 。 进门后 , 左手边 , 可以看到城墙高处的蜂窝状东西是古代冶铁用的坩埚 , 古代此间冶铁业兴盛 , 用废坩埚筑城墙不仅废物利用 , 墙也坚固 。
城内的格局和湘峪古堡类似 , 窄巷中有很多过街楼 , 巷口有坊门 。 堡内最高大的宅院也位于最高处 , 房子上还有一座最高的插花楼 , 这种楼俗称看家楼 , 远望古堡时 , 显眼的那座高塔就是这座看家楼 , 它对古堡的轮廓线贡献巨大 。 宅院的主人是清代著名数学家张敦仁 , 为砥洎城所出的3位进士之一 。 张敦仁宅后就是北部的临水城墙 , 城墙分高低两层 , 上层同时兼当城堡主台地的护坡 , 与两层城墙间的台地有10米高的落差 , 外层城墙与水面还有20多米的落差 , 上有水门直通水道 , 内侧密布藏兵洞 。
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位于绵山脚下 , 拥有千年历史 , 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古堡小城 。 远看很低平 , 近看才知它三面都有深沟 , 只有南门前地势较平 , 也有小河流过 。 南门右侧一座高台上布满建筑 , 其一半突出堡外 , 像是南门的瓮城 , 一半嵌在堡内 , 台上的建筑是关帝庙、魁星阁、可汗祠 。 南门内是堡内主街 , 向北对着另一座高台 , 上面的建筑有真武庙、吕祖堂、二郎庙等 , 两座高台上都有戏台 , 主街上还有祠堂和其他寺庙 , 中国古代城镇的构造中心往往由神灵空间统筹 , 但像张壁古堡这样强烈、隆重的神灵轴线还不多见 。
一般来讲 , 坐北朝南的中国北方古建筑群体都是南低北高 , 但张壁古堡是北低南高 , 人从古堡正面进入堡内后越走越低的感觉很强烈 , 不知这与其地下乾坤的吸力有无关系 。 虽有高墙深壑 , 但其更重要的防御系统是地道 , 这里要是展开地道战 , 精彩程度应不逊于电影 。 地道有3层 , 是个庞大的立体网络 , 地面上用各种隐蔽方式连通每座庙宇民居 , 亦有出口通向堡外 , 地道总长近万米 , 最深处20余米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