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风景园林扮靓美好生活( 二 )


工业遗址景观再造
通海桥铁路文化公园临近兰青铁路的货运终点 , 曾是兰青铁路旧线废弃后遗留下来的交通设施棕地 。 随着城市交通设施的发展 , 原有场地的地势落差越来越大 , 空间割裂、秩序混乱的情况愈加明显 , 对周边居民产生了出行受阻、噪音干扰、社会安全隐患等负面影响 。
公园改造采用了积极的绿色更新策略 , 即将原来高差显著、难以利用的空间 , 打造成方便城市居民进入的趣味性边界开放空间 , 例如街头绿地、口袋花园等 , 并在城市干道及高架桥引桥沿线打造自然式植物群落景观 。 场地内部保留了原来废弃的铁轨 , 并仿照铁轨和月台的形式设计了廊架、展陈空间、剧场等景观设施 , 唤醒了场地的历史记忆 , 满足了儿童活动、健身运动、休闲散步等日常活动需求 。
公园设计还紧密结合了植草沟、生物滞留池、净化花田台地、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一种雨洪管理技术)措施 , 促进场地形成雨水滞留、净化、再利用的良性水文循环 。
宜游的蓝绿廊道
解放渠曾经是西宁西山北部的一条灌溉渠道 , 自上世纪50年代修建以来 , 长期承担着沿线农田灌溉及防洪分流功能 。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 , 原本承担农业灌溉功能的解放渠失去了其主要的功能 , 沦为城市的消极空间 。
近年来 , 城市绿色更新计划的实施 , 使得老解放渠再次焕发青春 , 成为一条连贯、生态、宜游的蓝绿廊道 。
在解放渠更新改造过程中 , 融入了生物滞留池、植草沟、石笼挡墙等海绵化设施 , 这些设施能够将渠岸两侧地表水收集后汇入渠内 , 结合滨水植物的种植 , 营造出开放的景观水面 , 重新激活了水渠调节径流、塑造水景的功能 。 对部分受到立交桥阻断的区域 , 采取下沉式设计手段 , 保证了蓝绿廊道的整体贯通 , 构建了连接城市与自然山体的绿色基底 , 形成了一个以解放渠水系统为主体 , 集亲水休闲、景观游憩、生态示范、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城市滨水公园带 , 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 。
北京浅山区:青山绕城 绿水环山
欧小杨
生态—自然系统
风景园林作为人居生态环境营建的重要领域 , 肩负着优化国土空间生态格局、加大生态人居系统和自然环境保护力度的重任 ,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深度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 。
生态环境优美、生物物种多样、资源矿藏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位于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的浅山区 , 是首都北京重要的生态源地和生态屏障 。 作为全市生态保育重点地区 , 当地通过持续开展山区绿化造林、废弃矿山整治、水利工程建设和中小流域治理 , 使浅山区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 生态屏障功能得到不断加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