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府城达士巷——古巷风雅今犹在( 二 )


海口府城达士巷——古巷风雅今犹在
文章图片

郑氏祖屋
郑存礼:孝亲模范美名扬
达士巷中,最为显眼的建筑莫过于规模宏大的院落群——郑存礼故居,即郑氏祖屋 。据郑氏后人郑振紘的论文《从海南郑氏祖屋谈起》记述,郑氏祖屋始建于清顺治甲午年(1654年),一开始只是一间草屋,历经五代人133年的不懈奋斗,至乾隆丁未年(1787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
整个郑氏祖屋坐北朝南,被两条幽静小巷隔成东、中、西三列,东列3进,西列4进,中列5进,在东列与中列之间,还有一个专门用于接待宾客的花厅,花厅前配一花园,形成多组合的三合院或四合院 。
走入院内,你会发现这里小巷交错纵横,窄处不足1米,宽处3米至4米,有曲径通幽之感 。整个院落的布局错落有致,静静躺在角落里的石墩、瓦片,以及砖、门上的精美雕刻,都在诉说着这座大宅子过去的繁华与荣耀 。
郑氏祖屋在构造和装饰方面具有海南民居特色,虽为名门豪宅,但也讲求朴实无华、结实耐用,屋面基本上是硬山结构,也就是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 。筒瓦内为黄泥砂浆,筒瓦外还粉刷约1厘米厚的石灰砂浆 。
据郑氏族谱记载,达士巷的郑氏先祖于明末自福建南靖迁入琼,其后郑家贤达辈出,第三代就出了以“孝友”闻名的郑存礼,第六代即郑存礼的曾孙郑镇,官至河北深州直隶州知事 。郑氏一门在清代中后期成为琼山望族,达士巷也曾被称为“郑家巷” 。
郑存礼因孝顺父母被人称道,咸丰《琼山县志》详细记载了郑存礼的孝行:郑存礼的母亲年老多病时,他发愿请求替母亲承受病痛 。父亲郑有能年老牙齿脱落,无法进食,郑存礼就嚼烂饭食送给父亲咽下,持续了很多年 。父母去世后,郑存礼守墓三年,每逢忌日,悲戚的表情还如同父母去世时一样 。
海口府城达士巷——古巷风雅今犹在
文章图片

王国宪故居
海南学者王国宪:爱诗爱书更爱家国
从郑氏祖屋往南走,穿过一条窄巷,便可见一间白墙黑瓦的房子 。房子外的石碑上写着“王国宪故居” 。走进故居,可见墙上悬挂着王国宪的半身照,相片中的王国宪身着大褂,双目炯炯有神 。
王国宪又名王国栋,字用五,晚年自称更生老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原籍琼山县谭文青草村,后迁至府城达士巷 。王国宪是近代海南著名学者,他对海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有重大贡献 。
王氏一族在海南文脉绵延 。王国宪的曾祖父是清代琼台书院著名掌教(即负责人)王承烈 。王承烈在担任琼台书院掌教时建树颇多,并以藏书著称,《琼山县志》称他“自少聪隽,博学能文”,时人誉之为“海外清才”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