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村外好风景 村内好光景( 二 )


果园度假小屋、铁牛妈妈的厨房、生态自然教育学堂……在新村民的带动下 , 一个个融合了田园生态、特色产业和人文气息的美好生活空间以及众多文创产品在大家眼前呈现 。
村庄变化令人羡慕
村民尝到了产业甜头
吃过晚饭 , 铁牛村3组村民赵光兴散步到荷塘边 。 “铁牛妈妈的厨房”里客人还很多 , 暖黄的灯光、舒缓的音乐 , 伴着客人们的欢声笑语隔着绿化墙透过来 , 赵光兴看得有点入神 。
想起这个餐厅曾经的模样 , 赵光兴不禁心生羡慕 , 没想到在新村民手中 , 原先的那个“普通农家乐”变身成了“网红餐厅” 。
赵光兴家也有个林盘掩映的院子 , 他已经向施国平团队提出了申请 , 请这些有学问、有眼界的新村民来帮忙一起打造 。 这段时间 , 他只要有空就会来转转 , 琢磨学习别人的理念 , 并且已经动手开始了前期工作 , 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 栽种了榕树、大香樟等 。
“以前觉得城里好 , 曾经想过把院子租出去 , 然后去城里买房子生活 , 现在我觉得我们村上太好了 , 我也想有个这样的网红院子 , 坚决不走了!”赵光兴憧憬地说 。
虽然还在持续打造中 , 但风貌景观和功能配套全面提升的铁牛村 , 已经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 如今已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小村庄 , 铁牛村正在探索实践绿色资源转化逻辑下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
【实事盘点】
生活场景宜居 消费场景多元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场镇功能提升是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的重点任务之一 , 是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迫切需要 。 近年来 , 成都市坚持“先策划后规划、不设计不建设”原则 , 把场镇整治融入乡村规划重要内容 , 结合特色镇(街区)打造、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和天府绿道建设 , 以及“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 , 全域统筹开展乡村空间形态、产业业态、生态环境的策划、规划和设计 , 组织开展规划设计方案全球招标活动 , 以“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优美环境 , 推动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 , 全市涌现了战旗村、明月村、竹艺村等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典型 。
在此基础上 , 成都市着力健全价值转化机制 ,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把场镇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 推动乡村形态改造和功能提升 , 促进乡村绿色资源深度挖掘 , 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产业发展和宜居乡村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通过不断构建宜居生活场景和多元消费场景 , 吸引资本、人才、游客向农村聚集 , 带动民宿、康养、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