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真实在打架
然而,《理想之城》营造的第二真实,出卖了第一真实 。
在真正的职场中,绝大多数白领要忍受更漫长的奋斗历程,太多奋斗会以“接受现实、甘心平庸”结局,当苏筱从“被资本剥削的人”终于混成“资本代言人”时,她真的公平吗?
在《理想之城》中,好友杜鹃上班玩游戏,苏筱只是提醒一下;当上“集团改革小组办公室”主任后,第一时间任用私党;分公司合并,她预订前男友当总经理……苏筱只提拔“认识的人”,逼得编剧们不得不努力给这些人的头上添加理想主义光环 。
吴红玫、许峰、夏明们真是理想主义者吗?这里面暗藏着一个典型的误会:有理想,就是理想主义者 。
现代世界是世俗化的世界,曾经在熟人社会中通用的规则已不再适用,比如义气、豪迈、舍生取义、快意恩仇、用私忠代公义等 。当周边都是陌生人时,现代人只能依靠法律理性和经济理性 。这注定是一个痛苦的剥离过程,几乎每个传统社会都会发出同样的悲声:我们坚守几千年的价值,真的要断根吗?如果放弃这些原则,我们究竟是谁?在传统与历史面前,我们是不是一批不肖子孙?
这种痛苦将转化为“逃避自由”的冲动——在现实中创造一个圣物,把自己寄托给它,以享受自失(表面看,是自我扩大了)的快感 。
有了这种心理需求,很难不向往理想,可理想往往被资本劫持:把过去虚拟为“单纯而美好”,所谓美好的明天,就是有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商品 。于是,甘心以更多的免费劳动换取职场成功,期待与老板共赢 。
苏筱的理想主义真的只是“造价表的干净”吗?她真正的理想是得到尊重、有足够多的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对低层的关爱止于她看到的,把希望寄托在“遇到好领导”上 。
这种含混的“理想”正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来的那样,是个人感受、空洞原则、传统的大杂烩 。部分观众批评《理想之城》不“真实”时,正是因为他们看到,剧中营造的第一真实和第二真实之间有脱榫 。
真实卖不动了,只好靠反智兜底
第一真实与第二真实打架,第三真实必然凌乱 。
中国在高速发展中,积累了各种冲突,两个真实尚未实现彻底的调和,则第三真实(人们需要的真实)高度多元化,短时期内,很难达成“共同意识” 。
比如剧中的阴谋者汪明宇(李洪涛饰)、自私者黄礼林(李传缨饰)不断诋毁集团的董事长赵显坤,这样才能为自己的自私行为找到道德依据 。多年积怨,该怎么嵌入共同的价值观?
没有解决方案,《理想之城》便发挥想象力,编出一个方案:全员持股 。因它满足了直觉上的公平,创作者们逼迫几位大股东用嘹亮的掌声表达出集体反智主义 。
全员持股是股权激励的诸多方法之一,因太激进,不适合大多数企业,尤其不适合剧中的赢海集团:一方面,股权激励会影响人员流动,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应保持一定的流动率 。另一方面,即使员工拥有股权,也无表决权,否则决策成本太高,如决策失误,员工依然要下岗 。全员持股须财务公开,可能带来竞争劣势,还可能影响现金流 。赢海集团即将上市,上市对股东数量有限制,全员所持只是虚拟股,意义不大 。
职场剧最大的困境在“只看到人,看不到职场”,为了卖苏筱,把她包装成圣人,不惜用道德解决方案来冒充商业解决方案 。这就忽略了商业固然自私,但商业繁荣推动了人类道德的进步、自我的觉醒,而不是相反 。倒是从古至今,所有道德解决方案均留下巨大困境 。
“仓廪实而知礼节”,古人尚知此理,《理想之城》的创作者们为何不知?因为他们没能解决好两个真实之间的冲突,把自己逼入绝境,只好向壁虚构,最终乞灵于反智 。
随着第三真实的塌陷,使《理想之城》表面上想贩卖理想,结果却成了贩卖灰色人生经验,靠职场“黑兵法”取胜 。看到无数油腻大叔在影评中谆谆教导:“别太幼稚了,真实的职场就是这样 。”不能不说:《理想之城》还是没能超出“肥皂剧”的窠臼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关雎和蒹葭中的成语有哪些
- 什么是统考生单考生和联考生
- 农村淘宝发货流程?和普通发货有什么不一样?
- 淘宝联盟高级账户佣金和初级账户有何区别?
- 情侣和平分手说明什么心理 情侣和平分手说明什么
- 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 春季敏感性皮肤如何护理
- 酸奶和养乐多有什么差别
- 氯和氟的化合物有哪些
- 人社局与教育局的区别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