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半月谈丨书店:让情怀和资本互相取暖

书店:让情怀和资本互相取暖

半月谈采访人员 张力元

谁在“蹭环境”

“日均客流量100人,约一半的人会消费,消费的内容一半以上是文创和咖啡,书的销量很低。”济南信尚书店经营者李耿君说。

信尚书店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景区附近,为了避免传统书店给人“乌泱泱全是书”的感觉,信尚书店将店面的上下两层、共计900平方米做了精心装饰——雪白色的外墙、极具现代感的阅读空间,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麻烦。

“刚开业时书店门口每天至少有10组商业私拍的,甚至还有来拍婚纱照的,非常吵闹,我们只能一次次地劝他们换个地方拍。”李耿君说。像“蹭流量”一样,从业者管这种行为叫“蹭环境”。

开店1年多来,信尚书店维持着“基本不赚”的状态,他们从出版社8折进书,但算上人工、水电成本,有的书原价卖都赔钱。“现在是用卖文创挣的钱来补卖书的亏空。”李耿君说。

张秀丽|半月谈丨书店:让情怀和资本互相取暖】书店环境不好没人来,环境好了不代表能多卖书,在一些书店经营者眼里,客人打卡多、消费少是常态。

在山东省日照市,海洋美学馆因其地理位置“面朝大海”,备受年轻人喜爱。“书店客流量日均600人,有十分之一能买咖啡,百分之一能借书就不错了。”该店经营者鞠彦胜说,“我们主业做海边的民宿、餐饮等文旅项目,用别的利润来填书店亏损。书店是文旅板块中的重要一站,专门开书店大概率赔钱,但是没有书店又觉得少点什么,所以让情怀和资本互相取暖。”

张秀丽|半月谈丨书店:让情怀和资本互相取暖
文章插图

在山东日照城市书房樱花馆里,72 岁的日照居民葛连金在读书 张力元/ 摄

城市书房之窘

为了让城市多一些书香气,2020年以来,日照打造了20余家集图书借阅、自习、文化交流等文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书房,并与当地图书馆互通图书借阅卡,每处书房可获得市级财政一次性拨付的建设奖补50万元和区县财政每处每年10万元的运行经费补贴。

“10万元补贴刚够书店一年的水电费。”鞠彦胜说。日照城市书房海洋美学馆约400平方米,去年总营业额约90万元,算上补贴,书店去年赔了约15万元。

不少图书人反映,长期被电子书“围追”、被线上售书“堵截”、被盗版书“伤元气”的实体书店,虽然努力揣摩读者心思,绞尽脑汁留住读者,但仍困难重重——没有情怀不行,光有情怀没用。

“现在书的定价已经基本是以前的两倍了。纸价涨、人工涨、网上售书平台要求我们以3至4折的价格把书给他们,多重无奈之下,只有把书的定价涨上去我们才能生存。”山东齐鲁书社出版有限公司总编室主任刘海军说。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