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湿地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 成为珍稀鸟类的“乐园”

“今天巡逻发现黑脸琵鹭2只!1只白琵鹭!”11月4日一早,儋州新盈国家湿地公园里,儋州护鸟队队长陈正平站在草地旁,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前面的湿地,三只白色候鸟正站在不远处的水草中 。
黑脸琵鹭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也是热带、亚热带湿地的生物指示物种 。自2003年首次出现在海南以来,黑脸琵鹭每年冬季都会千里迢迢从北方迁徙来海南过冬,海南已成为黑脸琵鹭全球越冬地点之一 。今年1月,海南越冬水鸟调查队伍在全省5个黑脸琵鹭越冬地共记录到106只黑脸琵鹭 。
“海南处在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中点位置,是迁飞候鸟重要的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 。比如濒危鸟类勺嘴鹬、黑脸琵鹭等每年会来海南越冬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生态功能的改善,海南湿地生物多样性正持续增加,湿地已成为包括不少珍稀鸟类在内的野生动植物“乐园” 。
湿地里的鸟类“新朋友”越来越多
红隼、栗树鸭、紫水鸡、草鹭、黑鸢……11月5日,昌江爱鸟队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湿地公园巡逻时,发现了许多珍稀鸟类的身影:有的翱翔高空,有的浅水踱步,听到响动声,有些鸟儿还会警觉地藏进草丛、树林中 。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之一,尤其对于候鸟而言,年复一年的南北来往,它们要面对人类活动、食物匮乏、生态退化等种种考验,一片保护完好的湿地就是他们的乐园 。
海南岛湿地面积约为32万公顷,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谓海南岛的“海岛之肾” 。近年来,随着海南各级政府及群众对生态保护的持续努力,海南不少湿地退化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为众多越冬水鸟迁徙提供了栖息场所,具有异常珍贵的保护价值 。
湿地生态功能在恢复,湿地里的鸟类“新朋友”也越来越多,甚至勺嘴鹬、蜂虎鸟、黑脸琵鹭等被列入濒危保护目录的珍稀鸟类也频频出现 。今年9月,昌江爱鸟队还在海尾湿地公园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棉凫,而上一次在海南记录到棉凫已是117年前 。
从2003年持续至今的海南越冬水鸟调查记录数据也显示,罗纹鸭、小青脚鹬、黑嘴鸥等水鸟在2013年前后曾一度在海南消失,而近两年的越冬水鸟调查发现,它们又回来了 。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说,随着各级政府和群众对于生态保护的持续努力,栖息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完善,那些曾经离开的越冬水鸟终于回来了 。
多方力量参与保护好鸟儿家园
入冬后的三亚河依旧是柔风暖意,青林连绵 。河岸边的东岸湿地公园是三亚市区内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每年这个时候,大批鹭鸟已飞临东岸湿地公园,蹁跹跳跃枝头、踩水奔走展翅,引来不少观鸟爱好者架起照相机捕捉鸟儿的美丽瞬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