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泊”的时代写意

过去年代 , 我对团泊湖的所有想象 , 皆源于郭小川先生的那首诗——《团泊洼的秋天》 。 我曾在某个秋日 , 踏足寻访那里 , 拜谒诗人故居 , 果不其然 , 高粱、芦苇、野花触目可见 , 蝉声、麻雀声、蛙声缭绕耳畔 。 我打量四周 , 明白了 , “团泊”何以被“洼”字修饰 , 那是地貌环境的真实定位 , 也是当地民生状态的苍凉写照 。 如今 , 俱往矣 。 那样的情景已成为斑驳的历史 。
这几年 , 我没少去“团泊”转悠 , 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 最近一次是在前不久 ,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 我徜徉在“团泊”的花团锦簇里 , 惊艳之余 , 不禁有些恍惚 , 继而生出“今夕何夕”的慨叹 。 我意识到 , “团泊”早已把后缀的“洼”字斩草除根 , 其意义 , 远不止于地名改动 , 那些渐进式的变化积累起来 , 其实就相当一个神奇的化蝶过程和造山运动 。
新崛起的“团泊” , 会出现相应的新命名 。 她不需要借助名人效应延续旧日名声 , 而是自带光芒和“流量” , 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瞩目 。
说起新命名 , 第一个想到的是“团泊湖” 。 多年来 , 天津这座北方都市 , 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不断加大生态投入 , 团泊湖生逢其时 , 被国家列入“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 , 也是天津鸟类自然保护区 。 由“洼”变“湖” , 换了一字 , 面目皆非 。 这样的更动并非偶然 , 而是依据于自身优势 。 这里的水域面积可达51平方公里 , 湿地面积则约11平方公里 , 其数字背后是什么内容?相当于11个杭州西湖、7个东丽湖、5个天嘉湖的面积 , 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底气” , 被称为“天津之肺” , 也是顺理成章 。
城市肺叶 , 少不了靠湿地维持健康 , 其间奥秘 , 未必人人知晓 。 所谓湿地 , 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交汇地带 , 就地球而言 , 与海洋、森林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 , 城市作为人口中心 , 往往与海洋、森林距离较远 , 却可以就近拥抱“湿地” 。
那么 , 既是湿地 , 就不能没有水域 , 道理很简单 , 生命离不开水;既是湿地 , 就不能没有茂密的野生植物群 , 其间的负氧离子含量数十倍于城中闹市区 , 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既是湿地 , 也少不了各类珍禽异鸟来此繁殖、栖息、迁徙 , 当成群结伴的飞鸟翩翩而至 , 流连不已 , 图解着有关湿地的生态内涵 , 那种气韵生动的视听享受 , 确乎妙不可言 。
再说“团泊新城” 。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谈到 , 中国乡土的社区是村落 , 土地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必然是生于斯、死于斯的命运 。 “团泊”本属于寻常的乡土中国形态 , 时下 , 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城市化进程 , 颠覆了几千年的古老常态——乡村如何从扶贫到脱贫致富 , 从“输血”“换血”到“造血” , “团泊新城”曾经走过怎样艰难而光荣的路径 , 那是另一个话题的内容 , 这里按下不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