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逻辑 思维( 二 )


改变过度负责带来的焦虑感,首先要明白,我们的个人价值并不建立于他人的评价上,而在于是否创造了令自己满意的价值 。因此,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过度负责者都需要明确自己助人、利他行为的目的,而不是在焦虑心理下让渡自己应有的权利 。毕竟,“爱自己,才是一切幸福的开始 。”
纵观上文的三种思维误区,我们不难发现,焦虑的产生都是因为人们倾向于把未来往负面的结果去预设,由此产生“不现实”的恐惧,导致我们越想要去追求目标就越焦虑,也越不敢尝试与冒险 。
其实这与人类的天性有关,生存本能让我们下意识的需要躲避灾害,提前寻求庇护 。而心理学家也通过研究控制人类认知的大脑前额叶发现,我们天生倾向于关注负面事件 。因此,对抗焦虑,实际上就是锻炼我们对负面事件的接受程度 。而这也正是为何张晓萌教授要将“韧性”作为缓解焦虑的底层逻辑,因为韧性(resilience)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正是“个人面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
那么,韧性思维是怎么样帮助我们增强“心理弹性”从而来改善焦虑情绪呢?书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认知行为学的“ABC模型”,可以有效的剖析心理障碍并解决 。首先,ABC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人们对负面情绪反馈的三个阶段:
1. A-adversity,是我们平常遇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事件,可大可小 。
2. B-belief,是你的想法,你对不好的事情的解释 。
3. C-consequence,是后果,包括你的感受和由感受所带来的各式各样的行为 。
张晓萌教授指出在ABC模型中,B作为模型中心的关键一步,揭示出人们的感受和行为并不是由“负面事件”直接导致的,而是由我们对不利事件的想法和解释导致的(A → B → C) 。也就是说,坏事产生影响的大小,其实与我们内心如何看待它、行为上如何处理它有关 。
因此,调整我们在遭遇不利事件后的心态,是韧性思维解决焦虑的第一步 。ABC 模型的自助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阻断悲观式“反刍”,当坏事已经来临,应将“A”抛在脑后,建设一个坚强的“B”,第一时间考虑补救的措施,以改善结果“C” 。
过渡沉溺于已经发生的事件本身,会强化并放大我们的非理性想法 。越是不断琢磨、不断进行强制性分析,不利事件的后果就“显得”越严重,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就不断恶化,这也正是许多人焦虑、与心理内耗的源头 。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情绪源自于想法而并非事件本身 。因此,对抗焦虑的解决办法应该聚焦在如何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上 。在《韧性》书中,张晓萌教授给出了4条可操作的韧性工具,能够有效帮助我们走出内耗的精神状态 。
1.记录客观事实
如果把负面情绪比作一颗“定时炸弹”,那么拆解这颗炸弹的第一步就是看清楚它的“内部线路”,即客观正确地分析令你焦虑的事件本身 。张晓萌教授建议,我们可以用纸笔记录下发生了什么,重点是只能陈述,而不能带有自己的主观评价,更不能使用任何描述情绪的词汇进行记录 。
通过这样的记录我们会发现,焦虑的产生有时就源于我们的“脑补” 。例如我们在等待一个重要的人回复消息时,若对方回复的时间超出预期,我们就容易下意识猜测对方是否是“生气了”,或者自己是否做得有什么不妥,由此产生担心、沮丧等情绪,但往往事实是对方只是暂时没看手机或者被某些工作耽误了而已 。
因此,对焦虑进行“拆弹”,首先要展开它的“内部线路”,明确客观现实,第一时间提醒自己:把想象和事实分开 。
2.拆解焦虑心理
拆解焦虑的第二个环节,则是分步骤剖析当下不利事件对我们的实际影响,以此逐步建立一种掌控感,来环节不必要的担心 。
张晓萌教授建议我们在实践中,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l第一个问题:我担心会发生什么?
l第二个问题: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
l第三个问题:如果最坏的结果发生了,对我现阶段会有什么影响?
l第四个问题:如果最坏的结果发生了,对我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4 个问题对应的是焦虑的定义——即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不可预测且不可掌控 。问题一“我担心会发生什么”是在帮助我们思考哪些未来的事情是不可预测的,问题二“最糟糕的结果”旨在帮助我们思考不可掌控的事件 。已知焦虑实际就是对恐惧的预期,因此和第三和第四两个对于影响的思考,能够有效帮我们寻回掌控感 。
拆解焦虑,就是要过滤不确定因素,专注我们我们可以把控的 。例如有人时刻担心自己被裁员、被优化,每天花大量时间去看相关的报道和信息,这就是过虑的表现,其实更为可控的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同时留意行业内的工作机会,做到未雨绸缪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