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聆听“涟水谣”:此岸悠扬,彼岸花开

北京市|聆听“涟水谣”:此岸悠扬,彼岸花开


聆听“涟水谣”:此岸悠扬 , 彼岸花开
——读刘克邦最新散文集《涟水谣》
文/贺有德
手捧湖南省散文学会主席刘克邦(群里人称“邦哥” , 何其亲民也)散文集签名本《涟水谣》 , 或许因为多年来一直写散文 , 又或许因为寓所在涟水风光带 , 还或许因为温情流淌的题签 , 感觉格外温暖、亲切 。
我与“邦哥”至今不曾谋面 , “相识”于湖南省散文学会作者群 。 观其貌(头像和图片) , 慈眉善目 , 知是菩萨心肠一派;听其言 , 朴实无华 , 知是平易近人一辈;读其文 , 淳朴率真 , 知是不事雕饰一路 。 “邦哥”是我们这群精神贵族的“带头大哥” , 每次露面 , 群情振奋 。 《涟水谣》面世 , “邦哥”再低调也不行了 , 会员们纷纷抢购 , 一睹为快 。
书 , 大地般厚重;文 , 大地般淳朴 。 怀着敬畏 , 放置案头 , 展卷品读 , 掩卷沉思 , 在质朴率真而又细腻丰厚的“涟水谣”里阅览尘世众生 , 品味悲欢离合 , “涟水”此岸——彼岸 , 彼岸——此岸 , 卷起巨澜 , 奔腾不息 。
全书分为六辑:“流年缱绻”“旖旎山水”“心灵亮光”“记忆犹新”“人生品味”和“读有所感” , 前三辑叙写逝水流年触动心灵的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 议论辅之 , 画龙点睛;中间两辑夹叙夹议 , 如王跃文主席所说:“颇有《世说新语》笔法 , 记录真事 , 不做褒贬 , 讽喻自见 。 ”最后一辑为评论性文字 , 精选八篇 , 书评、发言、讲座皆有 。 六辑42篇 , 不拘一格 , 各有精彩 。
在《涟水谣》里 , 长文好似“苏海韩潮” , 长风巨澜 , 风云激荡 , 多震撼焉;短文则如唐诗宋词 , 离情别绪 , 豪放婉约 , 有深意焉 。 或长或短 , 不忍释卷 , 究其原因 , 诚如著名评论家雷达所言:“刘克邦的散文 , 如一条富于生命活力平淌的河流……具有对现实感情和现实精神的深切关怀 。 ”
《涟水谣》是长文 , 前有引子 , 后有尾声 , 中间九节 , 结构严谨 , 而又洋洋洒洒 , 叙写了一个男人“他”和两个女人——湘乡的“她”和黔城的“她”——的命运纠葛:湘乡城里 , 涟水河边 , “全凭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 , “他”和“她”走到了一起 。 可惜一个传统得有点古板 , 一个“豪爽、潇洒、活泼”“性格迥异、情趣不同” , 几年相处 , “貌合神离” , “她”恪守着“三从四德” , “他”开始出门闯荡 , 去了“遥远的大湘西黔阳支教” , 遇到了毕业于省立芷江师范回乡任教的“她” , “虽然心存顾忌” , 还是隐瞒婚史走到了一起 。 真相大白 , 同样的恨——恨“他”无情、背叛 , 却是不同的恨法 , 一个哭闹 , 一个隐忍 。 但哭闹的其实牵挂着身陷囹圄的“他” , 隐忍的却是留下最后的“情书”、带着女儿走了 。 最后的结局是:黔城的“她”38岁英年早逝 , 湘乡的“她”另组家庭 , 回来看望“他”和黔城的“她”的儿子……忠诚与背叛 , 守望与逃避 , 个人与家族 , 历史与现实 , 剪不断 , 理还乱 , 感慨系之!涟水河边上演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人间活剧” , 那个苦命孩子年过花甲时哼起的儿时的歌谣——“涟水谣” , 谁能说得清?谁能解得开?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