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实在没想到,连当地县志都无记载的秦岭红岩沟,竟有这样一个惊喜( 三 )


但文革期间 , 这些遗物被毁于一旦 , 荡然无存 。 但据年逾耄耋古稀老者们的回忆和追述 , 溯回了这一将被遗忘的历史……
走近俯身抚础石
就在这个石碑所在的屋檐下 , 重叠悬挂着两个红色的布盖子 , 看得出布盖子完全是手工制成的 , 色彩鲜艳 , 十分喜庆 , 应该是做法事或者过节时的装饰用品 。

关于这两个红色的布盖子 , 其实最让人感兴趣的地方 , 是缝制在其四周的装饰品 。 这些装饰品形状各异 , 有的像鱼 , 有的像葫芦 , 有的又似南瓜 , 应该都是山民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事物 。



在这些饰物上面 , 都绣着花、缀着穗 , 古朴之中透着灵秀 , 应该都是出自普通的善男信女之手 。 在秦岭人精神的世界里 , 大概这就是极乐世界的模样吧 , 丰衣而足食 , 无病也无灾 。
看完这块石碑 , 我们转而继续询问大叔 , 碑文里提到的老君观的残碑断碣在哪里?

大叔指了指老君殿墙根 , 说那块石头就是这个庙最老的物件了 。 走近 , 俯身 , 轻轻抚摸着这块历经岁月沧桑的柱础石 , 内心无限感慨 , 时光呀时光 。
烟火曾经满山沟
告别秦岭红岩沟老君观 , 走了几十米 , 我照例回头去看了看 , 顺手拍下三张照片 。 从这三张照片可见:山有一沟 , 沟有一庙 , 庙为古庙 , 殿二三间 , 殿旁有地 , 地畔种瓜 , 瓜二三个 。


回顾两百年前 , 正是秦岭南坡移民大量涌入之际 , 从南方迁居于此的外乡客 , 修建了这座庙 , 这座庙其实就成了红岩沟有人居住的历史的起点 。
再看两百年后 , 正是秦岭南坡移民大量外迁之时 , 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 山民们被鼓励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 沟中重归于原初的寂寞和冷清 。



老君观这座庙 , 既是红岩沟时间的起点 , 不久之后 , 也将成为红岩沟历史的终点 。 从时间的开头望向时光的终点 , 在这中间匆匆二百年的时光里 , 这条沟曾经有过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 。

作者简介

专业行走 , 行走秦岭十余载 , 边走、边拍、边写 , 自创“行走体”散文 , 网络阅读一个亿 , 著有散文集《远村行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