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寿梦|昆山千灯古镇里,一名退休教师的义举,立志要超过100次进大山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在昆山千灯古镇里,一位退休教师的义举,感动着所有人。
吴王寿梦|昆山千灯古镇里,一名退休教师的义举,立志要超过100次进大山
文章插图

千灯古镇东望上海,西邻苏州,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安享着富贵宁静的日子。据《吴越春秋》记载,千灯原名“千墩”,吴王寿梦,为抵御海寇,在千墩西面的秦望山上筑起烽火台,第1000座烽火台正好修在了这里,所以被称为了“千墩”,当地方言“墩”与“灯”同音,所以又称为“千灯”。
吴王寿梦|昆山千灯古镇里,一名退休教师的义举,立志要超过100次进大山
文章插图

千灯古镇青石板街的南端,就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生的故居,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人文情怀。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成为明末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吴王寿梦|昆山千灯古镇里,一名退休教师的义举,立志要超过100次进大山
文章插图

在千灯古镇,受顾炎武思想的影响,为了国家和民族尽职尽责的人很多。周老伯是千灯镇中心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1994年,他从电视里看到了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安徽金寨县落成,大眼睛姑娘苏明娟,“我要上学”的呼喊声震撼了他,老人从此找到了自己退休后的人生责任。20多年的时间里,他节衣缩食,义卖图书,资助了上千个大别山区的贫困孩子。
吴王寿梦|昆山千灯古镇里,一名退休教师的义举,立志要超过100次进大山
文章插图

在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以为周火生家里十分富有,后来熟悉后才知道,老人并不富裕,全靠退休金生活,家里甚至连一件像样的电器也没有,他资助孩子们的钱,都靠蹬三轮车、义卖图书,一毛一毛攒下来的。
吴王寿梦|昆山千灯古镇里,一名退休教师的义举,立志要超过100次进大山
文章插图

2016年8月,周老伯计划第100次走进大别山区,但是,却因为操劳过度病倒了。周老伯对搞希望工程永不满足,并立志下定决心,有生之年要超过100次进大山,作为千灯的后代,周老伯继承顾老先生的教诲,小家的小困难到底还好解决,要想到国家的小事也是大事,个人的大事也就是小事,要担起这个责任来,帮助国家挑起担子。
吴王寿梦|昆山千灯古镇里,一名退休教师的义举,立志要超过100次进大山
文章插图

老人“心怀天下”的义举,感动了无数的年轻人,在他的带领下,千灯的居民纷纷参与到了希望工程中来,以老人家名字命名的“周火生希望工程志愿者协会”,已经捐款1200多万元,帮助了许多地区的失学儿童。家国天下的人生责任感,也在这一份份善举中,得到了最好的传承。
吴王寿梦|昆山千灯古镇里,一名退休教师的义举,立志要超过100次进大山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