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何人遗石方山顶?方山上石墙石塑龙祭坛何时所建?探秘栖霞方山二

在方山山顶平原莽莽苍苍的柞树林边缘,有一圈断续的圈子墙,长约万米、高约1到1.3米、宽约0.5米,顶部用大石块封顶。圈子墙的内外,还有许多巨大的人工石墙、石塑龙、祭坛和积石堆,它们建于何时、何人所建?有何用途?各种志书和史料都没有明确记载。
方山这些石墙和石堆是否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笔者实地调查走访、考证史料,试图抽丝剥茧,将这个千古之谜一点点揭开。
方山|何人遗石方山顶?方山上石墙石塑龙祭坛何时所建?探秘栖霞方山二
文章插图

方山风光
62号石塑龙
“唐城密雨”或是石墙最早记载
清光绪五年(1879年)《栖霞县续志·艺文志》中,收录了清代学者林梦抡总结的“方山十景”,其中有一景叫“唐城密雨”。
相传唐王东征,驻跸于山上。山之南偏有古城遗址,竖纛处窝臼尚存。山中阴雨,下潦上雾,犹若有旌旗蔽天之象。制曲名黄骢,其役为征讨。到此筑山城,艺若连云堡。城中阴雨天,旌旗认空杳。雨遇见颓墙,离离长春草。
唐城密雨
或许这是目前可以找到的关于方山山上石墙最早的文字记载。方山龟背上的山上平原,是方山上面石墙最为密集的地区。也就是说,清代林梦抡已经注意到了方山山上的这些石墙,认为这些石墙是一座古城遗址,并根据当时的传说,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在此安营扎寨,命令手下修建的一座山城。
关于林梦抡的生平,《栖霞县续志·卷六例职》写道:“林梦抡,监生,由闽省军功加六品衔。”没有介绍他的生卒年月。笔者根据县志推测他生活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到光绪五年(1879年)这之间,又因为林梦抡在例职这一栏排在很靠后的位置,笔者据此推测他主要生活的年代应该在1840年前后。
方山|何人遗石方山顶?方山上石墙石塑龙祭坛何时所建?探秘栖霞方山二
文章插图

圈子墙
石墙为抵御捻军所建?非也
关于圈子墙,栖霞当地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清末捻军攻打栖霞城,富户们仓皇逃至方山,一夜之间垒起圈子墙以抵御捻军来袭。清代在捻军活动期间,山东许多地方都开始修建抵御捻军的工事,这些修在平原上的防御工事有个专有的名字叫圩子墙,修在山上的叫围子墙。
《栖霞县续志》详尽的记录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和同治六年(1867年)捻军两次入侵栖霞的全过程,以及为了抵御捻军颁布的守圩条约。县志中只记录过捻军在第二次入侵的时候经过方山东面的杨家圈,对于方山没有提及。
其实,只要你亲临现场看一下,就知道这种说法没有可信度。我们只要看一下圈子墙巨大的规模,就知道它绝非一夜之功。更重要的是仔细观察圈子墙时,你会发现圈子墙距悬崖一般有3到5米远,许多地方的圈子墙外面还有一条路,与其它地方抵御捻军那种依险而建、紧贴悬崖的防御性围子墙建筑完全不同。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