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框|江西宁都:土法造纸飘馨香

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时过境迁,土法造纸术这种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仍可以寻觅到。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安福乡西甲村,一个群山环抱、风景秀美的小山村,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没有城市里的喧闹和繁忙,是一个原生态的天然乡村。和乡村一样天然的是这里还保留着两千年前的手工造纸工艺,也称为土法造纸。近日,走进西甲村,感受土法造纸的馨香。

木框|江西宁都:土法造纸飘馨香
文章插图
石臼是原始的造纸工具。

“我们村以前有几十家造纸作坊,还有一家集体企业,但现在村里只有四家人还在做,手工造纸技术濒临失传。”西甲村党支部书记黎连敏介绍说,西甲村有丰富的竹林,是造纸的原材料,村里有造纸的传统,但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手工造纸效率低,逐渐被淘汰。

腌制竹子的池子,将竹子腐烂。

今年58岁的黎连金是村里手工造纸的四家人之一。在他家后院,他踩着石臼,将腌制后的竹子踩烂,而他的妻子就在一旁用竹帘网抄起浆水制成水纸,然后放在架子上晾干。

木框|江西宁都:土法造纸飘馨香
文章插图
用竹帘抄起水纸是土法造纸最为重要的流程之一。

黎连金介绍说,西甲村造纸的方法与两千年前的“蔡伦造纸”几乎完全一样。人们在春季,斫下即将开枝长叶的竹笋,经过选竹、压榨、磋竹、抄纸、切割等大小22道工序,人工制作而成。先将选好的嫩竹放在池塘里用石灰腌制两个月泡软,然后用脚踩踏石槽里已经被浸泡过软化了的竹子,使竹子变成造纸最主要的原料纸浆。在一个内有米黄色液体的水池前,人们操纵着一个长约1米的木框,轻轻将木框平铺在水面前后晃荡一下后取出,此时的细篾竹帘上已铺上了一层乳黄色薄膜。待水稍干后,从木框中取出竹帘,将取出的纸帘倒盖在架子上。如此反复操作,架子上由黄色薄膜所形成的凝固物越积越厚,最终形成一块“大豆腐”。随后将这块“大豆腐”进行烘烤干燥,一张张绵软细嫩的纸就做好了。

木框|江西宁都:土法造纸飘馨香
文章插图
村民将制成的草纸一张一张分开,晾干。

这种土法制成的纸当地人主要用于民间祭祀,另外赣南盛产茶叶,茶叶最怕异味,手工草纸是绿色产品,既无异味又吸水,是茶叶内包装的理想产品。赣南客家人以耕读为本,自古崇尚书法艺术,草纸吸水性能好,纸面较糙,书写时颇有运笔感,是练习书法的理想用纸。

“土法造纸是客家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里面蕴含了古老的文化信息。”黎连敏说,希望通过媒体宣传、推介土法造纸的历史价值和土纸在现代社会的可利用价值,将西甲土法造纸申请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这种饱含人文气息的技艺传承下去。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