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婆庙|拉堡老街小巷里有座葛婆庙( 二 )


走到小巷尽头,只见古榕还在,树下的“福庆社”社皇宝座已用水泥新建,就连宝座前用于烧香的香槽也是水泥建的,里面还留有燃烧后的香、烛杆,供台上还留有苹果和糖果等贡品。葛婆庙就建在社皇的侧面,以前这里是社皇的地盘,看来社皇很大度,不怕葛婆来抢香火。
葛婆庙|拉堡老街小巷里有座葛婆庙
文章插图

古榕树下的“福庆社”社皇宝座
这时虽然还是早上,已经有人在葛婆庙烧香了,庙门前香炉里堆积如山的香灰溢出了炉框,插在香灰上的香、烛又粗又长,其中有根比人手杆还粗的香烛就像擎天柱般高过了庙门,钱纸燃烧后飙出的火光在大白天里闪耀出金黄色,缓缓升起的青烟飘出一股刺鼻的辛香味,葛婆庙的香火真的很旺。而对面供社皇的只是些普通香、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社皇的香火真的被葛婆庙抢走了。
葛婆庙|拉堡老街小巷里有座葛婆庙
文章插图

香火旺盛的葛婆庙
葛婆庙座北朝南,东面和北面都紧贴着民房,西侧有条无名小道,是一座长条形的像民房一样的砖瓦平房。大门正对着古榕树下的社皇,门头上挂有一块用篆书写的“葛婆庙”牌匾,牌匾下方刻有“捐熊婷”、“葛婆庙”和“中华辛卯(2011年)仲秋”等字样。大门右侧有一块由释广纯于2009年仲夏立的葛婆庙碑记。走进庙里窄咩咩的,神台、神像就占了大半屋,拜垫几乎摆到了门边,只要进去三、四个人就会挤得转不过身,右手边居然还隔出了一间存放杂物的小房。看到如此窄逼的空间,为了不影响信众朝拜,我只是大略扫视一眼就退了出来,心想这样的庙也太简陋了,与老一辈人记忆里的那座葛婆庙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靠一人之力建的庙也只能如此了。
葛婆庙|拉堡老街小巷里有座葛婆庙
文章插图

葛婆庙门牌
葛婆庙|拉堡老街小巷里有座葛婆庙
文章插图

现在的葛婆庙像民房一样
看见葛婆庙的香火这么旺,也许有人会问这葛婆是何方神圣值得让人建庙纪念?说来话长,葛婆庙源于葛藤坑的传说: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有一天在葛藤坑行军途中见一个流徙中的村妇携二小儿蹒跚马前,将年龄大的先兄遗孤背负于身,而让年龄小的亲生儿子牵着艰难行走。这样有悖于常理的情形感动了可以“隔山摇剑、杀人如麻”的黄巢,嘱咐这个村女速速回家,以附近山上的葛藤悬挂在家门为记号,以免被兵杀。村妇将黄巢的这一嘱咐传遍葛藤坑,村上百姓依言为之,果然安然无恙,后人感念村妇之德遂立庙祭祀,尊为“葛婆”。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里就引用了这个葛藤坑的传说。据台湾客家研究专家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这个“葛藤坑”,事实上就在宁化县的石壁村内,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曾经在石壁村住过。石壁村,包括以石壁为中心的赣闽边地,是客家先民所繁衍生息的创世纪家园,其子孙又陆续迁徙广东的梅州、兴宁等地乃至南方各省,因此凡是客家人播迁集中之地都会建葛婆庙祭拜以不忘其恩德。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