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5个好友租下鼓浪屿对面一层楼,每天对着海景工作( 四 )



魏 乀是泉州人 , 自小跟随父母来厦门定居 , 如今已经有21年 , 几乎从来没有长期地离开过厦门 。
她看到的厦门 , 一直在快速地变化 。 “矮平房都变成高楼大厦 , 钱和人都来去得很快” 。 八十年代以来 , 厦门设经济特区、填海造陆 , 发展旅游业 , 成为初代的网红城市 。
厦门的房价也因此高企不下 , 根据这几年的数据 , 厦门的房价/收入比常年处于全国城市的前五名 , 意味着购房压力不亚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上杭深” 。 厦门其他各类物价也不算低 , 常被人吐槽是“三线收入 , 一线消费” 。


魏 乀住在厦门的东坪山里 , 距离市区二十多分钟的车程
但在这样高成本的城市里生活 , 这些年轻人们反而都显得颇为松弛 。 魏 乀说她很少担忧 , 主要是因为自由的生活状态和相当低的物质欲望 。
她曾经也换过几份工作 , 但是无法克服上班带来的疲惫感 。 “早上闹钟大作被吵醒 , 感觉会心悸一整天 。 ”决定转向自由创作以后 , “有更多时间画画 , 因为住在山里 , 其实很早也会被阳光晒醒 , 但自然醒的感觉和闹钟叫醒完全不一样 , 会感觉很放松 。 ”



山上的创作生活
魏 乀曾经半开玩笑地介绍自己是“个体户” , 现在既做画画的创作 , 也同时在在当摄影师、文身师、小朋友的绘画老师 。



热爱画画的魏 乀选择了自由职业
“自由职业肯定没法很稳定 , 需要对自己很了解来保持平衡 , 这个月赚得少 , 那下个月就努力一些……也可以把很多欲望给放下 。 我现在只要能满足日常的吃喝和交通就可以 , 所以真的没什么压力 。 ”
除此之外 , 他们多是闽南人 , 闽南素有重商的传统 , 很多人在创作之余还经营着自己的小店或空间 , 使得他们可以在现实和理想里维持一定的平衡 。
“厦门城市小 , 圈子也很小 , 很容易就能互相认识 。 年轻人有什么想法、想做什么事 , 大家一起帮个忙 , 好像就真的能做成 。 如果是在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城市 , 会感觉阻力强很多 。 ”



朱岚清买手店里的中古器物
朱岚清是人大新闻摄影系毕业 , 之后一直在做摄影工作 。 几年前她硕士毕业后来到厦门 , 发现朋友们创业、做空间的氛围很浓 , 她也被感染到 。
机缘巧合地 , 本来没有想过在厦门发展的她留了下来 , 又开启了自己的买手店 。 “一方面是兴趣所在;另一方面 , 做自由摄影终归收入不稳定 , 有个副业可以额外增加一些保障 。 ”



朱岚清是福建漳州东山岛人 , 距离厦门不远 , 作品也多以闽南家乡风物为主题 , 曾获得“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和“三影堂摄影奖”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