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中国版“比萨斜塔”,底层砖块已缺三分之一,却依然屹立不倒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的比萨古城境内,是教堂建筑群中的一座钟塔,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比萨斜塔始建于公元1174年,以大理石为主要材料,历时125年才建成。比萨斜塔在设计时是直立的,但是当建设到四层左右时,由于地基不牢固,使得塔的底部开始出现倾斜,虽然经过修正,但是当塔建设完以后,塔身的中心线依然偏离地表的垂直中心线。比萨斜塔的总高度达到54米,内部一共分为8层,同时拥有300阶台阶。比萨斜塔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无数狂风暴雨,但是依然屹立不倒,使得比萨斜塔渐渐被世人所知。
乾隆年间|中国版“比萨斜塔”,底层砖块已缺三分之一,却依然屹立不倒
文章插图

有些游客为了亲眼目睹斜塔的神奇,特意跑到意大利去观看,其实这样大可不必,因为我国也有一座斜塔。
这座斜塔就是护珠塔。护珠塔位于上海附近的天马山上,据测算,护珠塔的倾斜程度将近7度,很多人说护珠塔的倾斜程度和比萨斜塔不相上下,二者可以相提并论,这一说法虽然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但是如果说护珠塔是中国倾斜程度最严重的塔,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乾隆年间|中国版“比萨斜塔”,底层砖块已缺三分之一,却依然屹立不倒
文章插图

护珠塔始建于北宋年间,内部共分为7层,外形呈现八角形,塔身总高度超过30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护珠塔底层的砖块儿已经缺少1/3,仅仅依靠剩下的砖块来支撑整个塔身。由于年代久远,护珠塔塔身上的许多部件已经没有,但是各层的腰檐还是隐约可以看见。当你走进护珠塔内,看着满目疮痍的墙体,再加上呼啸而过的劲风,会让你感觉到护珠塔马上就要坍塌似的。
乾隆年间|中国版“比萨斜塔”,底层砖块已缺三分之一,却依然屹立不倒
文章插图

护珠塔最初也并不是倾斜的,只是在乾隆年间,当地的人们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引发了周围的火灾,烧掉了护珠塔的部分木质结构,从而使得塔身出现了倾斜。至此,护珠塔已经倾斜了200多年,依然坚强的屹立在天马山上,关于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原因是,根据建筑专家的实地测量,护住它下面的地基并不均匀,一侧的土质较为柔软,而另一侧的土质则较为坚硬,所以使得护珠塔出现了倾斜。再加上天马山上经常刮大风,风吹来的方向与塔倾斜的方向相反,所以能够使得护珠塔保持受力平衡,因此能够斜而不倒。
乾隆年间|中国版“比萨斜塔”,底层砖块已缺三分之一,却依然屹立不倒
文章插图

第二种原因是由于我国古代拥有高超的建筑技术,当时主要用糯米汁来搅拌石灰,以此作为粘合砖块的粘合剂,而这种粘合剂最大的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粘合力越来越强。再加上我国古代精湛的砌砖工艺,使得各个砖块融为一体,所以护珠塔虽然发生了倾斜,但是并不倒塌。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