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景区揽客不能靠“滤镜”

社交平台“小红书”道歉了 。 原因是 , 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 , 一些游客按照“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博主的推荐 , 满怀憧憬前往被“种草”的远方 , 结果却遭遇了强烈的“卖家秀”和“买家秀”对比 。
网友纷纷吐槽 , 被多家社交平台炒热的“粉红沙滩” , 其真实颜色与宣传图片反差极大 , 不用滤镜就是猪肝色 , 照片起码叠了“三百层滤镜” 。 还有的游客去了社交平台上推荐的“绝美拍照地” , 感受“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 结果“滤镜碎了一地” , 无奈地调侃道“网图和现实不说一模一样吧 , 简直是毫无关系” 。 越来越多吐槽 , 说明网红景点宣传图片“踩雷”的事件已不鲜见 。
年轻消费者们为何喜欢跟着社交平台的推荐去打卡?究其原因 , 是平台博主们以普通游客视角发出的“笔记” , 相较正式的官方平台 , 往往更丰富、有趣、吸睛 。 同时 , 图片作为这类“笔记”的核心内容 , 比文字更有代入感 。 这类“笔记”还往往附赠吃住行玩一整套攻略 , 消费者照单打卡 , 省心省力 。 而且 , 博主们善于独辟蹊径 , 发现小众景点 , 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出游的需求 。
【平台|景区揽客不能靠“滤镜”】这类“笔记”聚集的巨大流量 , 成就了一批网红景点 , 也让社交平台被称为“种草机” , 成为年轻消费者们的重要参考 , 一种新的营销方式随之而来 。 一些景点、民宿、餐馆希望通过商业合作 , 让明星博主的推荐为自己带来真实的客流 , “笔记”成为被包装过的工具 , 照片变成“照骗”也就不足为奇了 。
人们愿意把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作为消费参考 , 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信赖普通人亲身体验后的真实客观评价 , 这也是一些社交平台发展的基础 。 “小红书”在就“滤镜景点”一事作出回应和道歉时表示 , 已启动一系列运营活动 , 将在大家搜索某个景点的时候 , 提供更丰富的搜索联想词 , 对“避坑”等内容作更多展示 , 还将尝试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之类的产品 , 便于大家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 可见 , 对于避免出现“滤镜景点”这类现象 , 社交平台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 自媒体时代 , 一些网络营销活动不大好监管 , 但绝不能不管 。 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针对新现象、新问题“对症下药” , 出台规范这类网络营销的制度 。 对于一些景点、民宿、餐馆来说 , 网络营销应该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 , 再厚的滤镜也藏不住真实的底色 , 与其费心思做“照骗” , 不如多琢磨琢磨如何更好地挖掘自身特色 , 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 。 对游客而言 , 别只顾跟着网红拍照打卡 , 不妨抬起头 , 用发现的眼睛在旅途中寻找独特的风景 。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 雪)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