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慧|一个村庄泡在水里的216个小时:床在她手中散成了一把木屑( 二 )


陈佳慧|一个村庄泡在水里的216个小时:床在她手中散成了一把木屑
文章插图
洪水退去后,满院子的淤泥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陈佳慧 摄
在荆平村,建高门楼、题鎏金的吉利字似乎是约定俗成的风俗。在村里转上一圈,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新建的房屋都会题上字,康泰祥和、福海金涛、德福泰隆、天赐百福、鸿福吉祥、勤和家兴、竹韵松涛……有些百年老房门楼的题字更文气一些,比如“处善巡礼,凝瑞气”。
没人知道第一个在高门楼上题字的人是谁。79岁的张婆婆判断:“咱们晋南人,一个‘傻’字,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光知道盖房子。”
如今,一场洪水进了家门,硬生生地冲毁了不少荆平人半辈子的心血。10月16日下午,张婆婆在村西边的路口坐了一下午,堆满被褥的三轮车来来往往,都是往亲戚朋友家搬的,“老百姓没有房可怎么生活”?
用命堵坝
46岁的任婉至今想不明白,10月7日那天晚上,为什么没能守住村子。
她流着眼泪回忆,那几天一直在下雨,7日晚上天刚黑,村里就通知男的拿上铁锨,女的去撑袋子,都到村西边的233省道上筑坝,“我们驻的是荆平村第二道坝,当时第一道堤坝快要守不住了”。
“我们撑袋子,男的装土装沙,一包一包地堵在堤坝上。村上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能去的都去了,我们都是拼了命地堵,真的是拼命,因为身后就是我们的全部。我们村的人心那么齐,都保不住村子。”任婉边讲边哭,那天晚上的无能为力,十天后,都从她的眼角流出来了。
陈佳慧|一个村庄泡在水里的216个小时:床在她手中散成了一把木屑
文章插图
10天前试图挽救村子的举措,10天后用来拯救村子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陈佳慧 摄
10月8日凌晨,第一道防线失守之后,村里拉响警报开始通知老人、小孩撤离。
杜相琳就在那时带着孙子先离开的,因为家里有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杜相琳和儿子轮着去筑坝,上半夜杜相琳去,下半夜儿子去。7日夜里11时,杜相琳从坝上回来看着熟睡的孩子,警报拉响后,她没顾得上拿东西,只给孩子拿了两件衣服就撤了。
“那洪水不是慢慢涨的,是像海浪那样昂着头扑过来的。”任婉形容。
8日凌晨4时,任婉才决心撤离。那时,她们在233省道上筑的第二道堤坝最高处到了1.5米,可洪水还是漫过了233省道。“当水位高出233路面很多后,我们就知道守不住了”,任婉撤离时,洪水已经湿到了她的膝盖,但是家里还未进水。
陈佳慧|一个村庄泡在水里的216个小时:床在她手中散成了一把木屑
文章插图
被冲垮的233省道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陈佳慧 摄
第二道堤坝没守住后,荆平村全村开始撤离。稷峰镇党委书记胡铁骑低估了水量,在筑好第二道堤坝后,他想着当洪水漫过堤坝时,还可以利用村子西边的500亩田和村子北边的1500亩田作为滞洪区,只要水量不是特别大,“利用第二道堤坝完全可以保住村子”。但没想到的是,洪水量远超预估。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