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间|散落在时光深处的这些古建筑群落,有多少驻马店人还记得?

驻报集团全媒体采访人员 郭建光
深秋的天气已然转凉,家住泌阳县官庄镇龙水村夏庄68岁的安德运拿着锄头,正在斑驳的东墙下开垦荒地,种下希望。就在他一侧,岌岌可危的门楼依稀分辨出当年的模样,青砖小瓦,垂檐斗拱,当初的工匠一丝不苟,终究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残垣断壁,早已经不见当年繁华模样。
走进安德运坐北朝南的三间瓦房,所有的布局还是百年前的模样,四五十平方的面积,南北并不深,而屋顶也保持着原貌,人工编织的薄席上糊上泥巴,最上面巧妙地覆盖着青泥小瓦,每一场烟雨都会在滴滴答答的来自自然的声响中,从傍晚来到白露为霜的秋晨。
安德运告诉采访人员,这几间房子是张家大院的一部分,是解放后分给他家的。他家因为一直有人居住所以虽然经过多次小规模的修缮依旧保持当初的样子,而西侧分给他哥的房子已经倒塌。“屋子要住人,一旦长时间不住人就很容易倒塌。这是一辈辈老人们传下来的老话。”安德运告诉采访人员,因为几乎家家户户外出打工,有的子女在外地工作,所以分给各家各户的老屋大都不复原貌,倒的倒、塌的塌。
道光年间|散落在时光深处的这些古建筑群落,有多少驻马店人还记得?
文章插图

青砖青瓦古民居。
道光年间|散落在时光深处的这些古建筑群落,有多少驻马店人还记得?
文章插图

屋檐下廊柱。
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是清代建筑的五种形式,在夏庄张家大院古村落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些建筑的面宽与进深,柱高与往径,面宽与柱高,收分与侧脚,上出与下出,步架与举架,台明高度,歇山收山,庑殿推山,建筑物各部构件的权衡比例关系都体现着古代工匠追求中庸雅致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房屋主人喜好与传统达成的最后结晶。
张家大院共分东西两院,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4米,面积约7000平方米。西院名“圆门院”,东院名“广亮门院”,西院为主院。东西两院俱为四进院宅院,共有八进,每进俱有正房,东西厢房。据说“圆门院”原有房屋54间,东院原有房屋48间,如今还剩下多少?就连当地的村民一时间也闹不明白。
据《泌阳县道光县志》记载,张氏祖先自明末清初迁入该地垦荒。到了康熙年间人丁兴旺,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有了积蓄的张家开始请人烧砖烧瓦,那时候没有水泥,就依循最高的建筑材料的标准,请来当地最好的工匠掌握配比火候烧制,最后成型的青砖与青瓦都历经百年而依旧散发着光彩。
张家开始兴建南院,躬耕田园,兴建私学,到了道光年间已经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户,拥有12000亩田地,后代开始步入仕途。在道光年间及以后历任布政使司奉事、成都府通判、湖北孝感县训导、平越府同知、县提学等官职,并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各朝对大院进行了整建、重建、扩建、新建,逐渐形成了气度恢宏的张家大宅院。光绪末年张家逐渐颓败,至土改时,为革命贫雇农分产居住至今。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