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古人秋天玩什么静的有赏红叶,动的有登高,苏轼一股脑全包!

提到古人,提到秋天,教科书般的思路就是伤秋悲秋,物是人非难团圆,落叶飘零人萧瑟。那么对于古人来说,秋天就真的充满悲伤,看到秋景就要抑郁发作吗?其实也不然,虽然伤春悲秋的情绪却是存在,人也总是有悲欢离合的,秋天可能比其他季节多了一些萧索和悲伤,但是也不乏美景与欢乐。今天我们就走进古人们的秋天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吧。其实古代的秋天和现在的秋天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区别,该有的节日比如中秋重阳也是都有的,所以很多习俗也没有改变,也一直是古人秋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这两项活动自然必不可少。首先说说中秋赏月。中秋刚过,前段时间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各种刷屏,诸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类的词句脍炙人口,中秋赏月赏秋光,从古至今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根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记载:“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可见唐朝以来中秋赏月的活动逐渐流行,成为了一个节日必备项目。到了宋朝,赏月之风更是盛行,《东京梦华录》中描写了宋代人们赏月的盛况:“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看到了宋朝,中秋节就流行举家外出,在酒楼定个团圆饭,边吃边玩,一吃就一个通宵……苏轼|古人秋天玩什么静的有赏红叶,动的有登高,苏轼一股脑全包!
文章插图
一家团圆是乐事,与亲人天各一方则带着愁绪,一轮明月勾人心悬,八月十五的月亮总是格外特别。绝大多数诗人提到中秋月却是是伤悲的,毕竟人生总是聚少离多,看到月亮总要想起异乡的人,或亲人或朋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亦或是感慨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 《阳关曲·中秋月》)。不过有何亲朋分离的,也有因为和家人团圆而非常满足幸福的,比如唐末诗人殷文圭就说:“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 《八月十五夜》)。中秋的月亮特别,也寄托了人们特别的思绪和心愿,《新编醉翁谈录》中提到了人们赏月时的心境:“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不论男女,都在这个节日里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寄心于明月,只不过男的都在对月求未来可以取得一番事业(蟾宫折桂),而女孩子则是从古至今都要自己变得更美丽(貌似嫦娥)。除了中秋赏月,秋日必备活动还有重阳登高。比起中秋,重阳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存在感没有那么强,不过对于古人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关于重阳最有名的诗莫过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描写了王维对无法团圆的哀伤,也提到了重阳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