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堂|简读沅陵:郡州路府古辰州,抗战年代成省会

永生堂|简读沅陵:郡州路府古辰州,抗战年代成省会
文章插图

沅陵新貌
置身湘西沅水中游古辰州之境,于凤凰山巅眺望今朝沅陵,感觉凤鸣塔下的沅水两岸,新颖楼群与老城旧街被一桥牵连,彼此相依相伴,宛若一幅岁月沧桑之风情画卷。
简读辰州,得穿越古城长街古宅,从马路巷下马碑址驻足,再叩访唐太宗敕建的龙兴讲寺,方能探寻其郡、州、路、府、道治所之历史沿革,真正了解2000多岁的沅陵。
永生堂|简读沅陵:郡州路府古辰州,抗战年代成省会
文章插图

辰州府衙原貌
古籍记载:汉高祖五年,这爿山水之境便置沅陵县,隶属武陵郡管辖。伴随着朝代更迭,地域称谓之变着实颇多。
永生堂|简读沅陵:郡州路府古辰州,抗战年代成省会
文章插图

百年前沅陵县城
三国时,析沅陵、零阳县地置即阳县;梁代析沅陵县置夜郎县及卢州,至陈复并入沅陵县,陈太建七年,置沅陵郡,治沅陵;隋朝,改辰州为沅陵郡,治沅陵;唐武德三年,析沅陵县置卢溪县。又析沅陵、辰溪县地,置麻阳县;宋乾德元年,置辰州卢溪郡军事于沅陵;元朝,改辰州为辰州路,治沅陵。后改为辰州府;明嘉靖十二年,设湖北分守道,治沅陵;清顺治九年,改辰州为辰沅郡;民国3年,废辰州府复沅陵县。
永生堂|简读沅陵:郡州路府古辰州,抗战年代成省会
文章插图

昔日下南门老街全景
友人领我们逛老城古街,告知脚下这条路即是马路巷,曾是古辰州历代府衙官员骑马出行的必经之路。这条宽近3米,长不过里许之古街巷,竟存有天主教的天主堂,基督教的永生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佛教的白圆寺和道教道场。遥想当年五教并立,同处一巷,和睦相处,各自传播教义,此宗教文化现象堪称罕见,着实耐人寻味。
永生堂|简读沅陵:郡州路府古辰州,抗战年代成省会
文章插图

今朝马路巷
历史进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小城沅陵的担当与作为,更令人浮想联翩一一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长沙告急。11月3日,湖南临时省会迁往沅陵:先迁址沅陵太常,后转迁于沅陵县城马路巷。
永生堂|简读沅陵:郡州路府古辰州,抗战年代成省会
文章插图

当年省政府驻地
永生堂|简读沅陵:郡州路府古辰州,抗战年代成省会
文章插图

省会缘何迁址沅陵?可作三方面考量:一是战略位置。沅陵处沅水中游,五水在境,万山雄峙,上扼滇黔,下障常岳,楚之咽喉,实乃湘西门户之称;二是区域交通优越。沅陵总五溪之汇,水路交通便利,1938年湘黔公路开通,沅陵交通优势愈加凸显;三是沅陵自隋朝置辰州府后,历代为郡、州、路、道、府治所,乃湘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故从战略层面考虑,湖南临时省会驻沅陵,是战略退守之睿智选择。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