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中消协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 交通、景区等四方面舆情集中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采访人员孙博洋)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监测发现,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负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区、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方面。
报告发布数据显示,在9月30日至10月9日共计10天监测期内,系统共收集“十一”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9518930条,日均信息量95万余条。
报告显示,监测期内,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吐槽类” “消费维权”信息3175957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33.37%。监测发现,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负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区、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方面。
报告分析指出,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命题,而消费诉求与质量供给五个方面的“不适配”,是引发今年“十一”舆情热点的主要因素。这五个方面分别是:
一是集中休假的制度设计与假期消费诉求的“个性化”、“品质化”趋势不适配。
二是景区产品设计中智能化、数据化设备设施的“硬投入”与运营管理手段、反应速度等“软实力”的提升效率不适配。
三是服务供给“有没有”的目标设定与消费诉求向“好不好”升级的变化趋势不适配。
四是网红产品、流量美食的“人设”人气与诚信、守法的展业营商底线要求不适配。
五是消费者对品质提升、体验感升级的更高追求与健康消费理念、智慧消费行为的自我建设不适配。
报告还指出,本次“十一”假期舆情在四个线下场景的高度集中,说明相关领域行业的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消费者期望高、呼声大。需要相关各方直面问题、强化内功修炼;精细整改、着力优化完善;担当作为、不断防微杜渐。
同时报告也提出化解假期舆情的四点建议:
一是探讨完善集中休假制度,缓解“十一”供给压力,落实并强化带薪休假制度,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多元合力,系统推进灵活休假、弹性休假、错峰休假的制度设计与落地措施。同时,尝试引导行业制定实行景区门票错峰优惠制度,严格完善门票预约制度。将老年人、自由职业者等时间相对充裕或自主支配能力相对较强的游客,吸引到平时出游。
二是尝试优化景区预警限流等峰值应对预案,通过细化内部管理、平时模拟演练等组合手段、系统施策提升导流水平与接待效能。既要依靠大数据和算法的科技创新力,又要充分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让游客量接近或达到预警阈值时的系统自动提醒更及时更准确,又要有做出停止售检票的决策后有温度有关怀的建议提示。景区等相关主体提供的信息服务、调控手段越充分越灵活越人性,越有助于养成游客有计划出游消费的习惯,越有助于打造锤炼有吸引力有粘合力的品牌IP;公共领域服务方提供的资源配置模式、干预管控措施越积极越主动越具弹性,越有助于争取消费者的理解认同与支持配合。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北京冬奥会|1月19日-3月12日,北京居庸关长城景区暂停对公众开放
- 保障|别跑空!北京居庸关长城、奥森公园等多个景区公园发布暂停开放公告
- 长城|居庸关长城景区封闭
- 历史|云南有座没有城墙的古城,与阆中平遥歙县并称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
- 暂停|雍和宫自1月17日起暂停开放
- 暂停|1月19日-3月12日,北京居庸关长城景区暂停对公众开放
- 景区|居庸关长城景区封闭
- 预定|雍和宫自1月17日起暂停开放
- 旅游|张家界景区启动“两亿礼包迎新春”旅游惠民活动
- 北京冬奥会|美申请赴华签证后,14日,中方官宣新动作,一则重要邀请突然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