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门|天安门广场改造前模样面积很小,布局错落有致,与现今差别很大





中华门|天安门广场改造前模样面积很小,布局错落有致,与现今差别很大
文章插图

【1946年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在此聚会。然而,如今大家看到的天安门广场是1958年改造的模样,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面积很小,而且还是老百姓的禁区。(这是一组反映天安门广场改造前的老照片)




中华门|天安门广场改造前模样面积很小,布局错落有致,与现今差别很大
文章插图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远眺天安门广场】改造前的天安门广场为“T”型布局,这里是明清两朝举办重大庆典和向全国发布政令的地方,它代表着皇帝的尊严。由于北京中轴线从这里穿插而过,因此老百姓根本无法进入这里,使得这里在明清两朝五百多年时间里,充满着神秘色彩。




中华门|天安门广场改造前模样面积很小,布局错落有致,与现今差别很大
文章插图

【明清时期天安门广场平面图】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总体布局如下:正南方是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两侧是千步廊,正北是金水河和天安门,靠近金水河左右两侧是长安街左右门。从平面图可以看出,当时天安门广场布局错落有致,体现着中轴线对称思想。
【中华门】中华门位于天安门广场正南方,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据《大清会典》里的记载:“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崇脊,门前的正方,绕以石栏,左右狮各一,下马石碑各一。”这座门的等级极高,平时三个门洞日常处于封闭状态,只有重大节日才会开启。




中华门|天安门广场改造前模样面积很小,布局错落有致,与现今差别很大
文章插图

【站在正阳门远眺天安门广场】中华门的北侧是就是天安门广场,左右各有东西向廊房110间,俗称“千步廊”,又向东西折南北向廊房各34间,皆连檐通脊,中华门两侧左文右武,朝廷各部衙署对列东西。除了紫禁城外,这里就是全国的核心地区。




中华门|天安门广场改造前模样面积很小,布局错落有致,与现今差别很大
文章插图

中华门|天安门广场改造前模样面积很小,布局错落有致,与现今差别很大】【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广场】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拆除了天安门广场两侧的千步廊,并修筑沥青路、瓮城等,这使得原本封闭的广场向公众开放,这是人们对天安门广场初步改造,涉及的范围很小,其整体布局没有出现重大改变。




中华门|天安门广场改造前模样面积很小,布局错落有致,与现今差别很大
文章插图

【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广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广场依旧没有出现了改变。资料显示,1950年和1958年国家两次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改造,其中1958年这次改造规模最大,最终形成如今的布局。新中国成立时的天安门广场残破不堪,“金水河里尽是淤泥污物,散发着臭味;广场上零乱荒芜,杂草丛生;广场东侧房屋低矮破旧,电线零乱不堪;广场西侧坑洼不平,积水发臭,垃圾粪便触目皆是。”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