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能为|高标准农田缘何成了“网红打卡地”?

丰收时节 , 在安徽天长市永丰镇内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万亩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每天都要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市民来“打卡”观光:一畦畦水田交错 , 白鹭飞舞其间 , 稻田边五颜六色的百日菊映衬着路边整齐挺拔的水杉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油画 。 站在观光台上 , 便可以远眺不同颜色水稻描绘的“大美天长”主题稻田画 。 在安徽 , 像这样吸引城里人下乡的高标准农田精品示范区层出不穷 , 正拉近着城乡距离 。 从粮食安全的保障“长城”再到唤起乡愁的美丽田园 , 安徽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向更高的升级换代版本迈进 。
保障粮食安全是第一要务
高标准农田将以前的低产田进行改造 , 实现了田成方、渠相连、路成网 , 种地从看天吃饭变成旱涝保收 。 农业大省安徽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 , 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抓手 。 截至目前 , 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106万亩 , 有效扛起了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
【周能为|高标准农田缘何成了“网红打卡地”?】走进明光市苏巷镇戴巷村陆郢组 , 种粮大户周学华告诉采访人员 , 看今年的水稻长势 , 肯定又是一个好收成 。 “我是从江苏连云港来到这里流转土地种粮食 , 每亩地490元的租金 , 一共流转了400亩地 。 当时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高标准农田 , 基础配套设施好 。 自从在这里种水稻以来 , 就没有低过亩产1200斤 。 ”周学华说 。
“陆郢组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建设了高标准农田3000亩 。 ”明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徐礼锋介绍 , 除了改善水利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以外 , 还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对村庄村容村貌进行了提升 , 把农耕文化、生态涵养、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渐渐融入整个村庄 。
“高标准”延伸内涵与功能
安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投资标准已达到2250元 , 走在全国前列 。 高标准农田已经不仅仅是提高地力、实现旱涝保收的功能 , 绿色、生态、科技、智能、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叠加让“高标准”变得愈加丰满 。
在定远县蒋集镇 , 1.5万亩高标准农田上种植的水稻一望无际 , 39座古色古香的桥梁、凉亭穿插在绿色的水稻田间颇有诗情画意 。 “四川广元农发集团一眼相中这块农田 , 高价竞标成片流转种植粮食 。 等这一季的水稻成熟收割后将全部种上油菜 , 与周边的水系形成一派农旅风光 。 当时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时就定位开发农旅功能 , 要将它打造成稻田风景 。 ”定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会明介绍 。
芜湖市三山经开区峨峤镇的2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是中联重科数字农业的示范区 。 这块田间除承载了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耕地质量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外 , 又安装了虫情测报灯、土壤墒情仪、智能灌溉设施等数字农业设施 , 可以实现农田环境和农作物状态全方位综合感知 。 通过田间物联网采集大数据 , 建立了环境、作物、风险管理等各类算法 , 可实现大田作物水肥病害精准化管理 , 以打造实现“智慧芜湖大米”生产的可控模式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