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科普周周有,展览月月新!北京各大公园越来越有得逛( 三 )


王大爷退休后,就把紫竹院公园当成了自己的“健身房”,上午下午各一趟,进公园健步走上1小时,身体微热,浑身舒畅。可问题是,逛了这么多年,王大爷对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非常熟悉,闭着眼都能找到路,难免有些审美疲劳。“每天除了身边的花花草草会变化,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了。”
近年来,问月楼、友贤山馆、行宫这三个公共文化空间亮相之后,紫竹院公园在王大爷心中的形象发生了变化。问月楼经常举办文化艺术展览,甚至还有很多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展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展。“其他地方展览展一年,而在紫竹院隔上一阵儿就会换新展。”细心的王大爷摸到了问月楼的规律,而且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艺术馆”,想逛随时逛。
设想
形成区域内文化新品牌
紫竹院公园经营管理科科长史慧娟告诉采访人员,问月楼的展览以大小结合为特色,名家作品展一年至少更换三四次,中国画赏析、摄影展等小型展览穿插其中,互动活动月月举办,常展常新,让游客常看常新。截至目前,问月楼全新改造后的一年里,已开展了5个书画展和1个摄影展,以及30余项贴近民生的文化互动活动,约5万余人参观展览,为游客提供了各类优秀文化的交流体验空间。
史慧娟说,友贤山馆则区别于问月楼,由公园与国家图书馆跨界合作、联手共建,以传统文化主题为主,设置了“常更常新”模式,按照展品的数量,以“月更”“周更”的模式不断调整展览,这样的模式使常来的游客每次观看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内容,也给偶尔来的游客带来耳目一新、不期而遇的新感觉,目前已有6万余人观展。“我们借助国家图书馆、教委、文委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及利用公园的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各取所长。共同打造文化空间,形成区域内的文化新品牌。”
游园新理念
“大文创”打造沉浸式游园体验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管理处处长缪祥流告诉采访人员,颐和园、天坛公园、紫竹院公园和景山公园只是市属公园盘活空间、精心打造小微展示、多元体验空间、营造沉浸式游园环境的缩影。
公园管理中心以规划为引领,从内容、展陈、服务、商业多角度打造“大文创”思路。为了鼓励各公园充分利用园内空间,为游客提供有文化融入的全新游园体验,公园管理中心专门建立了小微展览补贴机制,注入一小部分资金,一方面为公园基本开放托底,另一方面激发公园活力,鼓励他们联动社会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和文化内涵。
“在全新机制的鼓励下,公园挖掘潜力提供服务的意识更强了,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调动,公园的文化品位、游览体验持续提高,为游客挖掘了新体验、新玩儿法。”缪祥流说,大文创理念不仅改变了公园职工的认知,而且老年游客的消费观念也因为园内文化商业空间的提升而有所变化,“以前老人在公园可不怎么花钱,现在公园里经常能看到喝着咖啡赏着景儿的老年游客了。”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