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成都锦江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 二 )


与此同时 , 创新末端治理监督机制 , 创新“街道呼叫、部门应答、联动联勤、效果评价”工作机制 , 依托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大联动、微治理”信息平台分流督查督办 , 细化设立“社区、院落、点位”三级子网格 , 从大气治理、拆违改建等多方面着手 , 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秘诀2:
凝聚治理合力
打出生态文明建设“组合拳”
作为中心城区之一 , 锦江区虽然面积小 , 但是人口多 , 如何通过基层有效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群众满意的创新之路?锦江区的答案是:精细社区自治管理 , 带动商居共建共治 , 探索城区治理新路 , 努力延伸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 。
“请不要在湖边垂钓 , 会影响湖水水质 。 ”居民黄孃是大观湖环保志愿队伍的一员 , 她说 , 她每天都要到家门口的湖边走一走 , 不文明行为在她的“火眼金睛”下都无处遁形 。 为了守护家门口的生态湖 , 狮子山街道佳宏路社区牵头 , 居民踊跃报名 , 争当志愿者 , 组成了50余人的大观湖环保志愿队伍 。 经过大观湖环保志愿队伍日常的劝导维护 , 大观堰实现了湖面水清见底、湖岸干净整洁 , 居民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
环保志愿者、环保社会组织、民间河长……在锦江区 ,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越来越多 , 形式越来越丰富 。 锦江区不仅发动商家和居民将油烟防治、垃圾分类、噪声污染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内容纳入街道公约、院规民约等自治章程 , 实现“一街一公约”“一院一公约” , 逐步形成住户、商家、物业等多元参与 , 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 还通过扶持“生绿色”“绿氧”“白鹭湾促进会”等环保社会组织 , 发展了“立足锦江、辐射全市”的百余名民间河长 , 开展了“小手牵大手”、院落微景观等生态环保活动 , 建成30余个高品质和谐生态宜居示范社区 , 构建了全民联动“大环保”格局 。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 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打基础,又要开新局;既要始终保持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 , 又要努力拓宽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 。 锦江区的做法是:
——减少排放 , 让天更蓝 。 锦江区成功试点并推广重点管控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五步法”闭环工作法 , 构建大气污染提前响应模型 , 拟定“大气精细化管控指南” , 逐步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精细化管理 。
——减少排污 , 让水更清 。 锦江区建成了水体主要污染物过境数据实时监控体系 , 实施40余个下河口动态更新治理 , 主要河道断面水质从2016年的五类改善为三类水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