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武当山下贾洪诏故居( 二 )



清康熙年间,贾洪诏的曾祖父贾启贵行商路过武当山下的元和观,见这里山水奇特,易于居住耕作,便举族从潜江迁居至元和观。

光绪|武当山下贾洪诏故居
文章插图
经过数十年打拼,到乾隆年间时,贾家已拥有近千亩田地、数处房产和店铺,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人家。虽为商人,但贾启贵为人诚实,热心为乡亲办事,被誉为“公正绅士“。贾洪诏的祖父贾增辉是廪生,清乾隆、嘉庆年间,均州两次遭遇饥荒,他两次打开自家粮仓赈济乡邻,使众多乡亲免于饿死。贾洪诏的父亲贾调钧,有神童之称,均州修试院由他捐重资帮助修成。

贾洪诏故居尚存清代房屋10多间,很大程度上仍保持着旧时的面貌,大到庭院格局风格,小到砖木雕饰,所有的文化遗存都独具特色。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空间,既遮阳避雨,又开阔视野,大气的风格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鄂西北传统民居依山傍水,平面布局常为多进四合院,与自然地势结合紧密。与北方四合院不同,本地的四合院均为建筑围合,屋顶连为一体,成为面积较大的天井四合院,贾善人故居便是代表。

这座老宅组成的庭院四面房屋皆相连,屋面相接,紧紧包围着中间的天井。天井内有地面铺装及排水渠道通向屋外。屋前有宽大的前廊或屋檐,前后房屋间由廊屋连接,以便雨天时行走。同时一部分住房建成敞口厅,与天井共同作为生活使用空间。这种形式的民居在湿热的夏季可以产生阴凉的对流风,改善小气候。同时有较多的室外、半室外空间来进行日常活动,不用担心下雨。

鄂西北传统民居深受社会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特别推崇和提倡湖北荆楚民居中的硬山墙结构,认为“硬山墙不仅可以有效地防风防火防盗,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的容量问题,使房屋可以比较安全的密集”。另外,天井这种建筑形式很好地解决了通风、采光、遮阳和避雨的问题。

据了解,这一处老宅是我市目前发现的现存较为完整的清朝民居,实属难得。在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展示中,此宅是清光绪帝“拨付十三省纺税”为贾洪诏重建。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这座古宅对研究鄂西北地区清中晚期民风民俗、民居建筑、雕刻工艺等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

贾洪诏(1806-1898),字金门,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历任云南定远、他郎、河西、南安、元江、昆明等州县,后擢升景东同知、顺宁知府、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他终于职守,勤政学民,干练有为,政绩显著。他清白自守,廉洁奉公,堪称一代廉吏。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