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利民道周边的记忆

若从利民道进入蜿蜒的学堂路 , 往右拐 , 随着自然弯儿 , 就到了义和里胡同 。 那条胡同非常窄 。 我记得年幼时路过义和里 , 遇到其中一户人家一对夫妻吵架 , 妻子喝了敌敌畏 , 我看到丈夫抱着妻子 , 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 好在人救过来了 , 没出大事 。 义和里基本和福寿里平行 , 走到尽头 , 也能到津河河边 。 在河边往东走一点儿 , 就是与河岸交叉的隆昌路的路边了 。
从隆昌路和津河的交口的这个点 , 沿着隆昌路往南走 , 就又能走回利民道了 。
上世纪80年代 , 沿着隆昌路往南走 , 会遇到我的一段童年时光 。 那里有一片大约在1982年盖成的、类似于工人新村的“段儿房” 。 那是东楼街道办事处为了解决适龄青年结婚所用而盖起来的 。 在那批结婚的青年人当中 , 就有我那拎着水桶的姑姑——她即使出嫁 , 离着我们的旧居也没有多远——直到现在 , 她也没走出西楼东楼这一带 。 当时 , 我常常从西楼这边的旧居到姑姑家去 , 也曾在暑假的时候到她家小住 。
那段时间 , 在津河边 , 你经常会遇到一个推着小车卖“果仁儿”的妇人 。 果仁儿就是北京话里的花生米 , 天津有著名的小吃“果仁儿张”——果仁儿是剥了皮儿的 , 天津话里还有“大仁果儿”的说法 , 那是没有剥皮的炒花生 。 卖果仁儿的妇人活动在西楼周边 , 她推的那个小车 , 是那个年代用竹子做的婴儿车 , 看起来已经不新了 。 小车上放着她用报纸包好的果仁儿 , 三角形的小包儿 , 每包果仁儿一毛钱 。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她的叫卖声和朴素的装束 。 她面无表情 , 看上去好像有点忧郁 。 她轻轻地喊着:“果仁儿、无——香的”——她的口音有点特别 , 她好像把“五香的”念成了“无香的” 。
隆昌路和利民道的交口的东北角 , 过去有家我们叫“大成”的副食店 。 因为那家店的门和窗都是绿色的 , 所以我们也管那里叫“绿门儿” 。 那个店铺的气息和气味儿 , 我现在仿佛都还能闻得到 。 我爷爷带着我们买东西的很多场面 , 仍浮现在脑海里 , 比如有一次 , 我和哥哥一出副食店的门 , 就故意踩踏门前的水果 。 爷爷只得慌张地拦住我们 , 然后赔偿人家 , 并买下了一些我们踩烂的水果 。
我记得附近还有家老式理发店 。 有一次我爷爷躺在那里“刮脸” , 他美美地睡着了 。 我淘气地去动了他坐的那把老式理发椅的机关 。 那椅子猛然一动 , 爷爷从睡梦中惊醒 , 而理发师傅也大惊失色 , 因为师傅的手里拿着一把剃刀 , 而爷爷的脸上还抹着肥皂泡儿……
【记忆|利民道周边的记忆】到了隆昌路和利民道交口往西拐 , 过了右侧的计算机职专 , 就回到跃进村附近 , 到了学堂路在利民道上的路口了 。 再从童年时光里走回学堂路 , 就要说说学堂路上那座记忆里的院子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