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封的优美词句 有哪些跟书信有关的好词好句( 二 )


——杨绛《干校六记》
3.有关“书信”的诗句有哪些1、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释义: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
2、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
3、诗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
4、诗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出自:两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
5、诗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出自:唐代·张籍《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
4.形容书信的诗句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5.有哪些跟书信有关的好词好句您好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
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 。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 。
《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 。”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
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 。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 。
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尺,故将书信称为尺牍 。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 。
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 。
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 。
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 。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 。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
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 。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
书信的上述别称都和我国古代写信用的材料有关 。除了上述别称外,古代书信还有一些别称 。
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
鲤鱼也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一种称为“双鱼”,如宋人《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