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会馆|北京第一大会馆——安徽会馆,从辉煌到落败,让人唏嘘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有众多的会馆,其大小、规模不一,但是其中最大的是应该是属于安微会馆,因为该会馆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党皇、高阁飞檐、气宇轩昂、回阑清池、竹石垂杨,而被誉为“京城第一会馆”,曾一度成为北京和安徽名流“朝夕栖止,交往聚议、欢歌宴饮”之处。其热闹非凡,名气也大,提起这个地方,北京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安徽会馆|北京第一大会馆——安徽会馆,从辉煌到落败,让人唏嘘
文章插图

安徽会馆位于北京市四城区后孙公同3号、25号、和27号,是老北京城最著名的会馆之一,它开始建于清朝的同治八年。
在安徽会馆修建以前,并没有大型会馆。当时这些府、州,县的会馆规模较小,遇到重大的事情,就要借别家的会馆,非常不方便,也是极其的麻烦。直到清朝末年,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安徽籍人以军功或科举考试得富贵,功名者甚多,他们需要一个大一点的地方开展自己的活动。
安徽会馆|北京第一大会馆——安徽会馆,从辉煌到落败,让人唏嘘
文章插图

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李鸿章已经主政多年,安微籍京官吴延栋,鲍源深等人“以军功和乡谊得富贵者甚众”为由,联系同乡在京城修建一所安徽全省的大型会馆,以便使用,即北京安微会馆。清同治七年。该倡议得到了湖广总督李鸿章的重视,以李鸿章为首的安徽籍官员和淮军将领154人捐款集资,并于清同治八年(1860年)月开始修建,最终在同治上年(1871年)会馆落成,耗资28000两白银,
安徽会馆|北京第一大会馆——安徽会馆,从辉煌到落败,让人唏嘘
文章插图

初建成的安徽会馆规模非常小,又经历了两次扩建过程,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这两次扩建的时间分别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和光绪上年(1884年)。和京城其他省籍的会馆不同的是,它既不是专为进京赶考的举子设立的,也不是促进工商业发展的行业会馆,而是专供安徽籍在职的州,县级官员和副参将以上的实权人物在京活动的场所。
除此之外,安微会馆的建筑也非常有特色,属于庙堂式建筑,为中,东,西路大套院,每路皆为四进,还有清式戏楼、思敬堂、藤用吟屋,龙光燕誉堂等,可谓富面意皇,气势宏伟。
安徽会馆|北京第一大会馆——安徽会馆,从辉煌到落败,让人唏嘘
文章插图

安微会馆原是明未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其中一个部分,其实在清朝的时候除了孙承泽,还有很多名人曾经在安微会馆居过,如乾隆朝内间大学士翁方纲,刑部员外郎孙星衍、以藏有甲戌本脂批《红楼梦》而闻名的刘位坦等。
安徽会馆|北京第一大会馆——安徽会馆,从辉煌到落败,让人唏嘘
文章插图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