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毕节:多彩元素助推“假日经济”持续升温( 二 )


彭雄说,因地制宜进行网红资源整合,赋予单一的山水旅游项目更多新内涵,让旅游业的发展更贴近大众消费的需求。
激活民族文化巧打山地特色牌
今年国庆长假,黔西市化屋村可谓是毕节最火热的乡村。其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风景区,靠山临河,景色优美,也是苗族支系中“歪梳苗”的聚居地,民族文化浓郁。
国庆期间,化屋村同心广场上每天都有《苗韵化屋》大型民族歌舞表演和篝火晚会,为进村游客带来视听享受。村里青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依山就势,墙面、门头随处可见民族绘画等装饰,别具特色。
“脱贫攻坚让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乡村旅游打下了较好的硬件基础。”黔西市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黄娇娇说,民族文化是化屋村旅游的“灵魂”,市里不断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内涵,不断开发苗绣蜡染等民族文创产品,把打糍粑、包黄粑、长桌宴等民俗融入旅游体验。
同样极具特色的长角苗民族文化也让织金洞景区实现了游客的多渠道引流。
国庆期间,公司邀请当地长角苗族村民进景区,开展三眼箫演奏、生活民俗、歌舞等非遗展演,实现生态游与文化游相结合。
黄娇娇说,发展山地旅游要巧打山地特色牌,重点在于激活民族文化,努力把多样民族元素融入旅游各环节,走出差异化的山地旅游发展之路。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