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灌篮高手》里的“镰仓”,居然在国内遍地开花?年轻人争相打卡( 三 )



不可否认 , 伴随着日本影视作品而来的日本元素对年轻人确实有独特的吸引力 , 也有各自的商业和文化价值 。

利用本身的优势再加上某些标签确实有可能达成“1+1>2”的效果 。 然而过度的标签化可能会削弱景点原有的价值或寓意 , 久而久之这些价值或寓意也会被代替 。
而究其被标签化的原因 , 还在于大众对中外景点及其文化的了解度不足 。

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确实与唐代商业和文化的输出有着密切联系 , 但在长期的发展和创新中 , 日本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
而大连的日本风情街就是盛唐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界线模糊的产物 。 这样的基础上 , 再加大连这座城市历史的特殊性 , 误解便不难产生 , 这一景点最终就被贴上了某个标签 。

日本镰仓或者说江之电车亦是同理 , 这一景点之所以能被游客所追捧 ,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影视文化的附加价值;
但国内那些具有相似元素的景点 , 多少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 , 但对其不了解的人 , 则会将两者强行结合 , 以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 。

其实如果我们也有一些特色景点能够通过影视作品被赋予了更多价值、被更多人所熟知 , 可以自信地向外宣扬 , 那我们大可不必将国外的标签拿过来 。
然而事实却总是不如愿的 ,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仍未强大到能够不留余力地向世界宣传 , 因为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 , 又何来对外输出的底气呢?
而事实上在如今的中文互联网 , 我们能够看到的也都是一系列的“奇葩网红打卡” 。 什么粉红色海滩其实就是一块烂石小河 , 什么小三亚根本就是自我陶醉 , 什么冰岛也只是滤镜加持的效果罢了......



如果现在的年轻人也只热衷于去追逐这些哗众取宠的“照骗” , 那又岂有文化自信的可能性?而少了这份自信 , 又真的可能做到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吗?
03.结语理解大家在疫情期间对国外景点的向往 , 但大可不必指鹿为马;也理解大家爱国心切 , 但也不应该颠倒是非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