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国庆期间 , 在西樵山下航拍景区的时候 , 发现一些平整草地上 , 有人在晾晒这些一段段的布料 。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是啥 , 只是觉得比较奇怪 。 后来问了些西樵山当地的人才知道 , 这些布料有个很响亮的名字 , 叫“香云纱” 。 它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唯一一种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 , 纱制作工艺独特 , 数量稀少 , 制作时间长 , 因而价值非常高 , 所以又被称为“软黄金” 。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原来这种名闻于世的“香云纱” , 跟当时佛山南海一带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 , 那里以轻纺而闻名 , 号称面料名镇 , 也是香云纱的起源地 。 当年这里是珠三角一带闻名中外的三基鱼塘典范 , 塘中之鱼以草为饲 , 鱼之粪便积于塘底 , 混合于泥之塘泥是多年生的甘蔗、多年生的桑的最佳沃土 , 而桑叶养蚕则是支撑轻纺业的主要支柱 。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从位于南海区西樵镇百东村“西樵山香云纱传承基地”的张师傅口了解到 , 根据民间行业人员的口传 , 当时珠三角渔民用薯莨浸泡渔网使渔网变得坚挺耐用 , 后来衣服也染上了薯莨汁 。 日子久了 , 浸了薯莨汁的衣服 , 也像渔网那样坚挺 , 沾了河泥还能使衣服发出黑色的光亮 , 越穿还越柔软耐用 。 因此渔民在浸泡渔网时也开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 。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逐渐地 , 生产丝绸的农户也将这种渔民浸泡织物的方法 , 用于浸泡丝绸面料上 。 这就是莨纱绸染整的前身 。 民国年代 , 丝织工艺有了进步 。 南海区西樵镇地方志《西樵山志》记载 , 在1915年 , 西樵镇的程丙全、程绍江、程泽、程周等4人发明了"马鞍丝织提花绞综" , 首创了纽眼通花的白坯纱 。 经过薯莨染整之后的莨纱 , 便是后来被俗称香云纱的东西了 。
西樵|曾经失传,被誉为“软黄金”的它,竟然在西樵山下重现于世
文章图片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